
梵蒂岡國務卿、樞機主教帕羅林(Pietro Parolin)於8月27日在公開演說中表示,梵蒂岡希望能改善與中國大陸數十年來的緊張關係,他認為兩國改善關係甚至建交,對全世界都有益處。8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回應稱:「中方對改善中梵關係始終抱有誠意,並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目前,雙方接觸對話渠道是暢通、有效的。」
華春瑩續稱:「我們願繼續本着有關原則與梵方共同努力,繼續進行建設性對話,相向而行,推動雙方關係改善進程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1949年以後,由於梵蒂岡一直承認遷台的中華民國政府,因此中國大陸未與其建立外交關係。此後由於梵蒂岡與中國大陸在主教任命權、教會制度等問題上長期爭執,導致雙方建交困難不斷,雙方關係也以衝突與摩擦居多。
但現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2013年就職後,一直尋求改善雙方關係。2014年8月,教宗方濟各訪問南韓時獲準飛越中國領空,他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中國人民發送問候電報;2015年1月,教宗方濟各結束訪問菲律賓時途經中國領空,再次向習近平和中國人民問候,並表示願在任何時間訪問中國大陸。
由於梵蒂岡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在帕羅林表態後,台灣外交部於28日回應稱:「已掌握帕羅林談話,會密切關注。」而台灣副總統陳建仁將於9月2日訪問梵蒂岡。
各方都期待教廷與中國的關係將有新的發展、進入新的時期……這不僅將造福中國的天主教徒,也將造福整個中國,全世界最偉大的文明古國之一。
帕羅林於27日在意大利北部城市波代諾內(Pordenone)發表演説時,公開透露梵蒂岡希望與中國大陸建交。但他也承認,梵蒂岡與中國大陸之間仍有許多複雜的問題有待解決。輿論普遍認為,主教任命權、中國三自愛國教會及台海問題,是雙方建交的三個主要障礙。
7月31日,香港教區樞機主教湯漢撰寫題為《中國教會與普世教會的共融合一》的文章,透露教會與北京之間已有未公開的初步協議,並形容協議是「人間對話的典範,雙方關係正常化的開始」。
湯漢表示,雙方關係中最敏感的議題是中國天主教會的主教任命問題。他指雙方談判的目標是既不損害天主教任命權,也不會被視為對中國政府管控的干預,因為天主教會選立主教時雖有自己的原則,但也可參照「越南模式」因地制宜——梵蒂岡選出越南主教後,須經越南政府確認後才可任命。
湯漢指中梵若成功建交後,獲中國政府認可的「地上教會」與接受梵蒂岡領導的「地下教會」的主教將共同組成完整的中國主教團。但他也認為,雙方對話與談判將經歷漫長過程,不能期望一次解決數十年的問題。
香港教區榮休樞機主教陳日君曾表示,對中梵關係進展不樂觀,因為中國大陸此前有多間教堂十字架被拆,令他質疑梵蒂岡高層對中國是否有足夠了解,並擔心此項協議會將主教委任權交給一個「無神論政府」。
今年4月,中國時隔15年後再次以高規格召開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習近平在會上要求宗教工作應「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聲音
對舉世追求秩序、和平、有成效同居共存的所有國家人民而言,我相信這(改善中梵關係)也將帶來好處。這個世界已被太多的緊張和衝突所撕裂、傷害。
中梵關係之所以複雜,皆因教廷不單是主權國家,更是道德體(moral entity)。中梵談判不是單純博弈,更涉及道德原則和宗教信仰。縱使主事的教廷官員可能以純外交立場處理問題,但在地信徒,卻不會簡單跟隨教會高層的主旋律起舞。
三自愛國教會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