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挨家挨戶賣避孕藥的巴基斯坦女人

「我為自己既能教女性《可蘭經》,又能教女性控制生育而感到自豪。」

刊登於 2016-08-23

一班穆斯林婦女在上安全性教育課。
一班穆斯林婦女在上安全性教育課。

每天上午8點到下午4點,巴基斯坦女性薩米娜(Samina Khaskheli)就會挨家挨戶探訪農村家庭,推銷避孕套、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等避孕產品。

這些產品的單價差不多都是5盧比(約0.26港幣),除去以優惠價從政府買來的成本,每筆生意能為薩米娜帶來2盧比利潤。

然而,賺錢不是薩米娜的主要目的。對於生活在全球第6大人口大國的她而言,如何在教授女性《可蘭經》的同時教會她們計劃生育,是她多年來的工作目標。

薩米娜是「邊遠地區生殖健康計劃」(Marginalised Area Reproductive Health Viable Initiative)的一員,在巴基斯坦信德省(Sindh)桑加爾縣(Sanghar)的村莊工作。桑加爾縣至少還有400名薩米娜這樣的工作者,她們被稱為“Marvi”──這既是計劃名稱的縮寫,也是信德省習俗中女性獨立的象徵。

我們村裏缺乏計劃生育的信息,很多女人都在生育過程中死亡。

薩米娜

巴基斯坦擁有1.9億人口,生育率居高不下。據《衞報》報導,平均每個巴基斯坦城市女性會生3.2個孩子,農村女性生得更多,平均每人要生4.2個。

新生命的降臨或許令人喜悅,但在醫療服務落後的巴基斯坦,每次生育都是女性和死神的搏鬥。據《衞報》報導,巴基斯坦的產婦死亡率在亞洲排名第三,僅次於阿富汗和東帝汶;而在15到49歲的巴基斯坦女性中,只有35%的人會使用避孕產品。

1994年,巴基斯坦政府啟動了「女性健康工作者計劃」(Lady Health Workers,LHW),旨在為國內農村女性提供緊急的醫療服務,並降低人口生育率。

但這一計劃未能有效覆蓋所有地區,據巴基斯坦 NGO「健康營養發展學會」(Health and Nutrition Development Society,Hands)成員 Rubina Jaffri 指出,仍有30%的地區沒有被 LHW 覆蓋。

於是,這個簡稱為“Hands”的 NGO 發起了另一項計劃,即 Marvi 計劃:在偏遠的鄉村地區招募當地女性,對她們進行為期6天的培訓,再由她們挨家挨戶推銷避孕產品,期間接受 LHW 人員的監督。

這些被稱為“Marvi”的女性年齡介於18到40歲之間,有一定的識字基礎;由於她們就生活在當地,也能較好地與村民溝通,說服他們購買產品。

薩米娜所在的村莊 Allah Bachayo Khaskheli 正是一個未被政府計劃覆蓋的村莊,村裏住着1500多人。在目睹大量女性因生產死亡後,薩米娜選擇成為一名 Marvi。

Marvi 的工作並不輕鬆,每個月大約要走訪50個家庭,每個家庭通常要去5、6次後,對方才會同意購買避孕產品。此外,Marvi 還要承受來自宗教和文化的壓力。

Hands 成員 Anjum Fatima 表示,使用避孕產品並不是為了限制生育,而是為了在兩次生育之間保持一定的時間間隔,以免損害女性健康。

這種從健康出發的解讀得到不少宗教領袖的認可。2014年,大約有40名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宗教領袖准許女性保持生育間隔。

當然,女性的健康不僅僅是她們自己的福祉。一位名叫 Azima Khaskheli 的女性的丈夫就對避孕表示認同──這既可以省下生孩子時的醫療費,也可以讓老婆把帶孩子的時間用在幹農活上。

要知道,他的老婆每天早上都要背着孩子趕牛放羊。

1600
據《衞報》報導,大約有1600名 Marvi 分布在巴基斯坦最偏遠的鄉村。

聲音

村莊裏沒有電,也沒有衞生設施,但對避孕產品的需求很迫切。

巴基斯坦信德省人口福利部生育健康副秘書長 Talat Abro

我們不是要限制孩子的數量,每個女人或者她的家庭有權利決定要生多少孩子。但他們必須意識到,懷孕週期對女性的健康而是很重要的。

Hands 成員 Anjum Fatima

以前的文化很嚴格,但現在他們已經逐漸接受了計劃生育。我為自己既能教女性《可蘭經》,又能教女性控制生育而感到自豪。

薩米娜

巴基斯坦

位於南亞,東與印度比鄰,南面是印度洋,西與伊朗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連,東北面可通往新疆。在烏爾都語中,「巴基斯坦」這個源自波斯語的字的意思為「聖潔的土地」。從前首都在喀拉蚩,現在首都位於伊斯蘭瑪巴德。巴基斯坦是大英國協成員國。(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GuardianHands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