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報告預測:中國即使嚴控排放,2030年仍有近百萬人因空氣污染早逝

刊登於 2016-08-22

#空氣污染

圖為2015年12月9日,北京街頭上人群戴著口罩上班。
《報告》預測,中國即使在最嚴格的污染控制下,2030年仍會有99萬人因 PM2.5 過早死亡。圖為2015年12月9日,北京街頭上人群戴著口罩上班。

8月18日,由美國健康影響研究所(Health Effects Institute,HEI)和北京清華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發布題為《燃煤和其他主要空氣污染源所致的中國疾病負擔》的報告(下稱《報告》),稱2013年中國空氣污染產生的細懸浮顆粒(PM2.5)共造成91.6萬人過早死亡。《報告》預測,即使在最嚴格的污染控制下,2030年仍會有99萬人因 PM2.5 過早死亡。

從國際經驗看,從前期大氣污染治理實踐來看,(空氣治理)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工程,要30到50年才有根本的改變。

北京市環保應急中心主任張大偉

HEI 受到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和全球汽車行業的資助,他們與清華大學合作的這項研究旨在確定造成中國出現過早死亡現象的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報告》指出,2013年中國的燃煤貢獻了40%的 PM2.5,這一因素造成的空氣污染導致36.6萬人過早死亡。研究結果顯示,除了燃煤是產生 PM2.5 的主因外,交通污染、生物質燃料露天燃燒等也是 PM2.5 的重要來源。《報告》稱,若採取更嚴格的控制措施,在2030年之前,或可避免27.5萬人因空氣污染過早死亡。

此外,研究還發現,除了空氣污染這一主要原因外,高血壓、吸煙、攝入鹽過多、攝入水果不足和家居空氣污染等也是造成中國疾病負擔的重要因素。

預測:2030年空氣污染致死人數

為估計2030年中國空氣污染可能造成的過早死亡人數,該研究團隊制定了由兩種能源政策和兩種排放控制策略排列組合的4種情境:BAU1,BAU2,PC1,PC2。

針對能源政策,其一為 BAU 情境(Business As Usual Scenario),代表繼續按照現行(截至2013年底)的立法和實施情況操作;其二為 PC 情境(Policy Scenario),代表需要實施其他更有效的節能減排策略。

就排放控制策略而言,策略1為完成「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後,逐步放緩控制力度;策略2為在不計成本的最大減排下,技術上可行的措施均得到最大程度地實施。

經過分析,研究指出在2030年,即使在最優減排(PC2)情況下,因空氣污染死亡的最少人數仍會達到99萬人;而最差的情況(BAU1)則可達到130萬人。《報告》指出,儘管空氣污染在治理後會有所改善,但由於受人口老齡化影響,人們對與空氣污染有關的疾病更為敏感,因此到2030年中國疾病負擔仍會有所增加。

HEI 副主席則表示:「空氣污染帶來的健康負擔仍會是一個挑戰,但控制空氣污染能給未來帶來巨大的好處。」

中國的「低碳能源體系」承諾

儘管燃煤是現在中國空氣污染的最主要來源,但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每年的煤炭消費量仍然高居不下,幾乎為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目前,煤炭仍然是中國的主要能源,其中發電用煤佔據一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的巴黎氣候大會重申「構建低碳能源體系」,承諾「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實現」。而中國當局近年在改造燃煤電廠以實現減排承諾方面也並非沒有行動。2013年,中國宣布在東部人口密集地區限制煤炭使用;2015年12月,中國國務院在常務會議上決定,對全國燃煤機組進行升級改造,計劃於2020年前將燃煤電廠的污染減少60%。

1/2
中國《工業領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指,中國佔全球煤炭消費量的1/2。
1.8 億噸
2015年12月,中國國務院在常務會議上決定,將對全國燃煤機組進行升級改造,於2020年前燃煤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1.8億噸。

聲音

在中國,嚴重的空氣污染已經令中國人平均壽命縮短25個月。

國際能源署最新報告

你看看「奧運藍」、「APEC藍」、「G20藍」、「青奧藍」就知道了,車輛和平常一樣行駛,但周邊城市工廠都停工,藍天立即出現。

中國網友

霧霾致病原因

霧霾的核心物質是空氣中懸浮的灰塵顆粒,氣象學上稱為氣溶膠顆粒。霧霾中含有數百種大氣化學顆粒物質,它們在人們毫無防範的時候侵入人體呼吸道和肺葉中,從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生殖系統等疾病,諸如咽喉炎、肺氣腫、哮喘、鼻炎、支氣管炎等炎症,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心肌缺血及損傷。霧霾的成因與逆溫層的出現有關。在一般情況,地面氣溫較半空為暖,因此空氣會上升並在半空散開。但若上升的暖空氣遇到逆溫層的出現時,空氣不能上升而造成累積,形成霧霾。中國把灰霾數據納入空氣質素評價標準,修改完善的《環境空氣質素標準》,把造成灰霾天氣的 PM2.5 納入評價指標。(資料來自维基百科)

來源:南方週末紐約時報中文網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