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中國將為敘利亞提供人道援助,意在擔當中東亂局「調解人」?

刊登於 2016-08-18

2016年6月27日,敘利亞大馬士革東部烏塔赫拉布地區,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 )聽取士兵報告。
2016年6月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 )正在聽取士兵匯報。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8月16日報導,中國大陸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關友飛於14日到訪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與敘利亞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Fahad Jassim al-Freij 會面,雙方更達成協議,中國軍隊將向敘利亞政府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及協助人員培訓。另外,關友飛此次訪敘,亦與俄羅斯駐敘利亞和解中心主任進行了交流。

據報導,al-Freij 與關友飛會面時表示,敘中兩國在國際問題上向來保持密切協調,更稱敘方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並就中國政府和軍隊給予敘方幫助表達了謝意。關友飛則指,中方一直為落實循政治途徑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發揮着積極作用,並表明支持維護敘利亞的獨立自主。兩人均指出,敘中雙方願意共同推動兩軍關係向前發展。

敘利亞自2011年全面爆發內戰至今,局勢日益混亂,目前交戰各方包括由俄羅斯、伊朗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由美國等西方聯軍支持的反政府武裝組織及庫爾德族游擊隊,以及恐怖組織如「伊斯蘭國」(IS)、「敘利亞征戰陣線」(Jabhat Fateh al-Sham,前稱:努斯拉陣線)等。

就敘利亞政治前途,中俄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中採取一致立場,認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 )政權的去留應交由敘國人民自決;不過,中國亦早已強調不打算跟俄羅斯一樣軍事介入敘利亞內戰。儘管今年4月,中國敘利亞問題特使解曉岩曾對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角色表示讚賞,認為此舉「有效遏止極端及恐怖分子擴散」。

中國的目標是促進敘利亞的和平,因此軍事介入還是會保持低調且節制……目標仍然是倡導敘利亞和平地落實政治過渡。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劉中民

分析指,踏入2016年,中國正積極加強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早在今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過中東及北非外訪之旅,先後到訪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期間達成多項經貿、能源協議,又宣傳了其「一帶一路」的「1 + 2 + 3」合作格局。

不過,當前中東局勢的最大焦點,還是敘利亞內戰。有分析指,中國仍然希望透過非軍事途徑介入敘利亞局勢,包括加強提供人道救援、人員培訓等,以及充當中東亂局的「調解人」,藉以提升其在中東地區以至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打破目前由美俄兩國壟斷該議題話語權的局面。

其中,敘利亞問題特使解曉岩就在今年3月上任該職,被賦予「勸和促談」的任務;解曉岩原任中國駐伊朗大使,擁有豐富的外交經驗,亦了解中東局勢。今年4月,解曉岩就分別與敘利亞外交部長及反政府武裝代表會面。

8月11日,中國又任命擁有新聞背景的學者型外交官齊前進,接替王克儉出任駐敘利亞大使。有分析指,齊前進較能靈活地研究日益複雜的敘利亞局勢,從而更有效地在媒體面前展示中國立場。

要當一個所謂的「負責任大國」,更多積極的姿態和手段還是必須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東議題專家王健

近數週,在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Allepo)的戰況愈趨激烈。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空襲支援下,已幾乎包圍阿勒頗;而佔據阿勒頗市中心的反政府武裝組織,其唯一通往城外的補給路線正受政府軍猛烈攻擊。據估計,約有200萬平民正受困於城內,處於斷水、斷電、缺糧的緊迫狀態;而礙於戰況,國際組織難以運送救援物資入城。

就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東議題專家王健指出,假如中國在此時能成功協調對阿勒頗等敘利亞城鎮的人道救援,除了能保障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也將利於提高中國在敘利亞及中東議題的說話音量,並宣揚中國是「負責任大國」的訊息。

另外,路透社亦指出,介入敘利亞局勢、參與遏止 IS 等恐怖組織,也關乎中國自身的反恐利益。報導指,中國擔心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人可能循東南亞或土耳其前赴敘利亞和伊拉克,效命於當地的極端伊斯蘭武裝組織。

60 週年
中國和敘利亞在1956年8月1日建立外交關係,2016年為中敘建交60週年。

「1+2+3」合作格局

2014年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中方提出「1+2+3」合作格局,即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合作格局。 (資料來自新浪網、端傳媒綜合報導)

來源:南華早報路透社新華網德國之聲多維新聞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