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一支敗戰球隊救活一個經濟體:北海道火腿隊的逆襲

一些資料在描述北海道經濟復興時,都提到一個重要的關鍵字:火腿隊。但一個球隊真能帶動一個經濟體?

撰文 趙維孝、吳和懋

刊登於 2016-08-11

火腿隊在12年前,從東京出走到北海道,竟然由戰績墊底一路進步到日本冠軍。
火腿隊在12年前,從東京出走到北海道,竟然由戰績墊底一路進步到日本冠軍。

2016年3月,新幹線終於直通北海道,在終點站迎客的廣告文宣品上,出現的不再是薰衣草、小樽運河,而是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職棒隊(以下簡稱火腿隊)的球員。

年輕球迷可能很難想像,這個台灣旅日球員陽岱鋼所屬的球團,曾是萬年三流球隊,在12年前,從東京出走到北海道,竟然由戰績墊底一路進步到日本冠軍,進場球迷人數激增五成。如今火腿隊在當地支持率高達八成,連歷史悠久的巨人隊在關東的支持率,都難望其項背。

翻身的不只火腿隊。過去十年,日本經濟疲弱,北海道卻交出了讓人眼睛一亮的成績單,實質GDP近五年來已擺脫連年衰退,回到平均成長1%水準;北海道最大城、也是火腿隊所在地札幌,房價大漲三成;失業率也從最高點的6.7%,降至2015年的3.4%。

一些資料在描述北海道經濟復興時,都提到一個重要的關鍵字:火腿隊。但一個球隊真能帶動一個經濟體?

改變,要從2002年說起。當時主場在東京的火腿隊,進場人數創下二戰以後的史上新低,戰績也連年敬陪末座,離隊史上唯一的冠軍已40年之遙。「脫離巨人隊陰影、離開東京!」於是變成徹底改造球隊的選項。

但搬到哪裏?綜觀當時日本各主要城市,北海道最大城札幌是唯一有國際機場、但不曾有職業球隊的都會區。2001年啟用的札幌巨蛋,可容納四萬三千人,只有一支足球隊進駐,使用率不高。此外,北海道的地方電視台也願意轉播棒球,讓火腿隊得以反轉在東京時代,沒有聯播網願意播放其比賽的窘境。

然而,移居北海道最大的挑戰,就是球迷人口驟減。北海道人口只有大東京的七分之一,而且散布在比東京大37倍的偏鄉。另外,根據北海道新聞情報研究所調查,火腿隊在東京時代,北海道人支持該隊的比率竟是0%。球迷是職棒的衣食父母,北海道這個球迷荒漠,該如何成為振興球隊的新家?

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職棒隊的球員與球迷握手。
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職棒隊的球員與球迷握手。

職業運動產業中,「戰績」是所有商機的根本硬道理;要戰績好,就得網羅好球員,但好球員各家爭搶,做人不敢做的、敢於破框,爛隊才選得到明日之星。2003年,火腿隊網羅了「日本高中第一投手」達比修有,是該隊「破框」的第一個代表作。當時達比修有在畢業前夕被拍到抽菸及出入賭博場所,對重戒律的日本球界,猶如觸犯天條,因此選秀時無人聞問。最後,只有火腿隊敢孤注一擲。

賭一把產生驚人效果,達比修有不僅幫助火腿隊嘗到暌違44年的冠軍金盃滋味,2012年火腿隊把他轉賣給美國職棒球隊時,賺進超過50億日圓,約等於橫濱隊一年的總營收。

陽岱鋼也是火腿隊破框的代表之一。搬到新家後,火腿隊砸下兩億日圓引入棒球數據分析系統BOS(Baseball Operation System),陽岱鋼正是系統啟用後,火腿隊選進的第一人。善用這套系統,在眾多好手聚集下,火腿隊勝率從此大幅提升。

體質的改造,還包括一場「粉絲經濟」的革命運動。

2006年的火腿隊開幕賽上,旅美歸國球星新庄剛志戴着墨鏡、身披球隊制服,在煙霧環繞下,坐着哈雷三輪越野車繞圈入場。這一天,巨蛋人潮爆滿,當年度,札幌巨蛋創下13次的破四萬球迷紀錄。之後娛樂逐漸變成了札幌巨蛋的必備元素,知名動畫的聲優脫口秀、拿着彩球的機器人啦啦隊員、公園裏的溜滑梯⋯⋯全出現在球場與看台中。

此外,火腿隊一口氣推出了24種不同的看台座位,例如方便女性置物的「灰姑娘席」、粉絲專屬的「陽岱鋼席」、五人共享的「榻榻米席」等。這樣的安排,女性球迷最先埋單。火腿隊不但是日本職棒第一支針對女性行銷的球隊,女性入場比率更高達55%。

不過光是靠札幌市近兩百萬人口,很難長久經營職棒隊,必須深入鄉間,厚植球迷。從2013年起,火腿隊開始把北海道劃分成不同的責任區,非球季時,球員下鄉負責該區的交流活動;比賽時,再用巴士一輛輛接球迷進場。

北海道未來總合研究所曾統計,一場四萬人的比賽,帶來的經濟效益約兩億日圓,每年總共可為北海道帶來超過百億日圓的消費。一個球隊救活一個經濟體,這個奇蹟,正在北海道進行中。

(原稿由商業周刊提供,經端傳媒刪節、編輯,與商業周刊共同發布)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