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專欄一:Glocal Pop 開場白

從前寫過不少文章介紹香港流行曲的國際視野,最初純粹是玩票性質,但慢慢地,發現這的確是值得認真研究的方法論。

麥日凰@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刊登於 2016-08-10

只要細心嘴嚼歌詞,聯繫到歌曲的時代背景,我們總能發掘出國際的一面。結合國際視野和本土元素的「Glocalization」,在 Canton Pop 身上,得到最好的驗證。

一直以來,總是希望通過不同中介,深化國際關係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存在。而與電影、體育相比,音樂與國際關係的聯繫,來得更直接而顯明。即使是很多表面上完全是本土情懷的香港流行曲,只要細心嘴嚼歌詞,聯繫到歌曲的時代背景,我們總能發掘出國際的一面。結合國際視野和本土元素的「Glocalization」,在 Canton Pop 身上,得到最好的驗證。

從前寫過不少文章介紹香港流行曲的國際視野,最初純粹是玩票性質,但慢慢地,發現這的確是值得認真研究的方法論。因為 Canton Pop 擁有的國際元素,並非無緣無故出現的,而是有其結構性原因的。

《残り火》 Single

藝人:五輪真弓
出版公司:CBS RECORDS
出版日期:1978年9月21日

曲目:
1. 残り火
2. 恋愛ともだち

早期 Canton Pop 的旋律不少改編自英文歌、日文歌,歌曲本身的時代背景不容易全部抹殺。以近年的網絡神曲《喜氣洋洋》為例,只要聽會五輪真弓的日文原裝正版,就能發現兩者藕斷絲連的關係,但必須細心閱讀前世今生,才能有所領略。到了香港樂壇推動本土化,同時香港卻進入全球化時代,不少新一代使用的名詞,都能找到國際社會的根源。香港填詞人很習慣在歌詞加入不同地方的名字,有時是為了意境,有時是為了言志,久而久之,就成了 Canton Pop 的特色。假如我們要列一個表,有哪些國家沒有出現在 Canton Pop 的歌詞,相信還不太多。

香港填詞人很習慣在歌詞加入不同地方的名字,有時是為了意境,有時是為了言志,久而久之,就成了 Canton Pop 的特色。

說到底,甚麼是本土,甚麼是國際?不少朋友認為,未能照顧身邊大小事,就沒有時間關心更遙遠的事,這種人為的二元獨立,不一定是我們活在當下最理想的人生態度。我的一位朋友雖然知道我不喜歡讀這類書,卻不斷推薦我讀 Ackbar Abbas 的著作《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內裏這一段,和我們閱讀 Canton Pop 的態度可謂異曲同工。那位比較文學學者認為,整個「香港文化」就是一種「後文化」(postculture),不應用既有的框定去定義它,反而應該正視香港文化在多種不同來源下,存在的矛盾和不穩定性,才能讓其靈活地留存於世上。所以香港文化不是像一般民族主義所追求的要「終極解放」(liberation),而是要持續去靈活地實踐自由(practices of freedom),讓香港文化本身延續下去。

這類抽象的理論,說實話,不是我那杯茶。但如何通過大眾喜愛的流行文化,來理解多年來存在於香港這種獨特的、總是在夾縫中遊走、兼容了不同文化體系、卻有強烈本土特色身份認同,而不少是無心插柳製作的 Canton Pop,無論是經典的還是冷僻的、嚴肅的還是嬉笑的,都能切入這個大框架。因此,希望這系列能多寫一些,慢慢結合成一個系譜,那時候,希望就能見樹見林,是為開場白。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