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與 Uber 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通過換股方式收購 Uber 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Uber 中國仍保持品牌和運營的獨立性。新公司估值將達到350億美元,其中Uber 中國接近70億美元,滴滴出行的估值約為280億美元。滴滴也因此成為唯一獲得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資的企業。
交易完成後,Uber 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於17.7%的經濟權益,Uber 中國的其餘股東將獲得滴滴合計2.3%的經濟權益。滴滴出行董事長程維將加入 Uber 全球董事會,Uber 創始人 Travis Kalanick 則將加入滴滴出行董事會。
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表示,與 Uber 的合作,將讓整個移動出行行業走向更健康有序、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則表示,優步中國人才和經驗的加入,將讓滴滴能更好地服務中國人的需求,滴滴將繼續拓展國際化策略。
事實上,就在8月1日,滴滴出行還曾否認過收購傳聞。當天上午一篇署名為 Uber 總裁 Travis Kalanick 的博客在網絡上瘋傳,文中稱 Uber 和滴滴出行都在中國投資了數以億計的資金,但兩間公司都還沒有實現盈利。「獲得盈利是建立長期的可持續商業模式,從而最好地服務中國乘客、司機和城市的唯一方式……我絲毫不懷疑 Uber中國和滴滴出行合併後會更強大。」
滴滴出行副總裁陶然當時回應稱,此前已澄清關於滴滴與uber中國合併的市場傳言,目前依然持這一態度,並表示不知道網上流傳的博客來歷。
隨後彭博社、華爾街日報相繼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滴滴出行將通過股份互換收購 Uber 中國。合併後 Uber 中國將持有新公司20%的股權,Uber 中國的 APP 會得以保留;此外,滴滴還計劃向 Uber 全球投資10億美元。
滴滴出行收購 Uber 中國一事早有端倪。7月21日曾有消息稱 Uber 投資者有意與滴滴簽署合作協議,正探討 Uber 中國與滴滴潛在的交易可能性。但這一消息被滴滴出行和 Uber 中國否認:滴滴戰略負責人朱景士稱該消息為謠言,滴滴出行投資人朱嘯虎也表示這一說法「完全不靠譜」;Uber 中國高級副總裁柳甄亦在微信朋友圈中稱合併消息純屬謠言:「我們很忙,無暇回覆。」
7月28日,中國政府出台專車新政,首次將網約車合法化。然而,打車軟件走出監管灰色地帶,並不一定意味可觀的發展前景。為了爭奪中國市場,滴滴出行與 Uber 中國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燒錢補貼大戰,但投資者至今未看到有效的盈利模式。Uber 中國曾承認一年內虧損逾10億美元,滴滴出行首席執行官程維也曾表示,2015年公司撥出40億美元用於「市場培育」。
為了進一步獲得的充裕現金,Uber 與滴滴出行近期相繼完成新一輪融資。6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最新一輪融資籌得73億美元,這也意味着滴滴出行將擁有約105億美元的可支配資金。Uber 同樣在今年6月宣布,從沙特阿拉伯國家主權基金(Saudi Arabian Public Investment Fund)獲得35億美元投資後(部分將用於中國市場),Uber G 輪融資規模已達60億美元,公司估值達到680億美元,高踞科技業「獨角獸」公司估值榜首。
有行業研究人士認為,資本市場已經明確發出信息,不希望兩家公司繼續爭鬥;從滴滴自身經營的角度而言,也無必要持續進行資金消耗。科技網站 Recode 聯合創始人、著名硅谷科技記者 Kara Swisher 也表示,Uber 中國與滴滴出行合併,能幫助 Uber 削減在中國市場的大規模損失,為2017年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掃清障礙。「有消息說『它(合併)將讓兩間公司實現雙贏』,準確點說,只是不再雙輸。」
獨角獸公司(Unicorn)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