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藝術能夠頑抗核輻射嗎?香港媒體藝術團隊 XCEED

他們劃破人類與科技的界限,帶你由未來穿透「現在」,科技帶來的災難危機,卻用詩意的光線穿梭其間⋯⋯

特約撰稿人 鄭如水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07-29

多媒體藝術團隊XCEED成員張瀚謙。
多媒體藝術團隊XCEED成員張瀚謙。

藝術品通過新形式介入社會現實?香港本地的媒體藝術團隊 XCEED 就是這樣,也因此成為香港藝術中的異數。他們的作品利用高端科技,創造全新的感觀經驗;但也因難以收藏,而鮮有在商業畫廊展示的機會。

今年微波國際藝術節,XCEED 展出了作品《輻射界》(Radiance Scape)。這個作品以冷峻的激光牽引觀者情緒,但在作品內部,形式並沒有凌駕於「輻射」這個內容主題。XCEED 一方面實驗藝術形式,一方面直面科技對人類生活的重大影響:貼近社會議題,來戳破科技的美好想望。微波國際藝術節策展人 Joel Kwong 曾提到,本屆微波展覽的主題「若水」,就是想指向流動的科技數據。於是她故特意挑選本地新媒體藝術單位 XCEED 的《輻射界》,以本地眼光來審視遍佈全球的輻射問題。

XCEED 的前身是 XEX 創作團隊,由五位成員在2007年成立,至2013年發展為新媒體藝術品牌 XCEED。迄今作品多以高端形式,精準地切入社會脈絡,回應熾熱的現實問題。例如他們曾在2014年策劃首屆「深港設計雙年展」中的新媒體及科技範疇,並創作了《DynamiCity GenType》。該作品通過深圳與香港兩地的城市數據(包括人口密度、經濟年增長率及旅客人數等)創作出互動牆,組成動態的 ”DynamiCity" 字體,展現城市脈搏。此作品更獲得美國著名工業設計網站 Core77 的視覺傳達專業亞軍獎。

由日本到香港:未來異境

張瀚謙是 XCEED 團隊的創作主腦,畢業於城市大學創意媒體系,曾獲香港藝術新秀獎及香港青年設計才俊大獎,並被韓國《DESIGNNET》設計雜誌選為亞洲「36 位設計師」。沉浸於中樂與設計的他,自大學起涉足新媒體藝術創作,對比 XCEED 介入現實的作品,他個人作品的主題倒傾向於哲學概念。比如當年的畢業作品《子非魚》,是探索觀者與創作者的互動關係。個人與團隊,兩邊的作品猶如他的雙重面向,兼顧內在的形式思考與外部的客觀現實。

其時日本正申辦2020年奧運,當地政府更加強調已解決輻射問題。但事實上受輻射影響的地區的狀況被隱藏起來,未有被報導。

採訪當天,我來到張瀚謙的工作室,他蓄起長髮,說話溫雅,猶如遠古文人。工作室內還擺放了日式盆景和插花,難以想像他是以科技媒介為藝術操作的藝術家。他向我說:「作為藝術家,我對身邊的環境尤其敏感。而新媒體藝術倚靠科技媒介,與社會之間能產生微妙的關係。」他之所以持續以媒體藝術思索社會,也受到三年前在日本半年交流的影響。其時,「311」大地震的餘悸尚未消散,亦由此催生了後來 XCEED 的作品《輻射界》。

「在日本時,我感受到當地居民對地震的看法,尤其是他們對輻射的恐懼。我通過研究,發現日本政府隱瞞輻射現象。其時,日本正申辦2020年奧運,當地政府更加強調已解決輻射問題。但事實上,受輻射影響的地區的狀況被隱藏起來了,未有被報導。所以回到香港,我們便開展研究,創作出《輻射界》,希望能令大眾關注輻射問題。」

這無疑是將觀者置身如未來異境的影像裡:我們彷彿戴上了智能眼鏡,看環境數據以筆直的紅色鐳射線呈現,劃破人類與科技的界線。

《輻射界》的第一版本早於2014年誕生,曾獲邀入圍2015年的File Electronic Language International Festival。藝術家透過電子儀器偵測各地的輻射指數,並將數據轉化為紫紅色的激光裝置,讓無形輻射粹煉成具象而強烈的視覺效果。

裝置中的聲音與視覺效果,會因實時的輻射指數而產生不同變化。這無疑是將觀者置身如未來異境的影像裡:我們彷彿戴上了智能眼鏡,看環境數據以筆直的紅色鐳射線呈現,劃破人類與科技的界線。人類創造科技,擴展生命的界限,卻又變得渺小無力。XCEED 用《輻射界》點出科技帶來的災難危機,並採用詩意的光線來展現,充滿自省意味,構築了現實與藝術相通的視點。

人類創造科技,擴展生命的界限,卻又變得渺小無力。XCEED用《輻射界》點出科技帶來的災難危機,並採用詩意的光線來展現,充滿自省意味,構築了現實與藝術相通的視點。

《輻射界》展覽。
《輻射界》展覽。

直視無形恐懼

《輻射界》的具體創作方法相當複雜。張瀚謙提到,作品中的數據由一部Safecast 儀器收集。Safecast(http://blog.safecast.org/)屬全球網絡偵測輻射的平台,由一群義工自「311」大地震後成立,旨在能快速收集並公開各地的輻射數據。他說:「Safecast的創辦團體將收集輻射數據的硬件開放,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自行製作儀器。成本只需約4000元港幣,但需自行將組件焊接。」張瀚謙展示手上的儀器,黑色的外觀看來簡潔,但操作精細嚴密,能準確顯示所在環境內的輻射高低。Safecast的做法可讓偵測輻射的門檻降低,大眾也可得悉各地的輻射數據。

張瀚謙繼續解釋:「全球各地不同的人也可製作儀器。當獲取了數據後,便能將內裡的數據傳進電腦 ,並上載到Safecast網站。網站將數據化成map view。最嚴重的是白色,然後是黃、橙,最輕微是紅色。」XCEED首次將Safecast的輻射數據地圖擴展至香港,拓展至現今約二十人。2014年,團隊拿著儀器在香港各地四處遊走,如沙田、火炭及太子等地,記錄沿途的輻射量,刻下路線。「《輻射界》2014年版本主要顯示由太子到紅磡的路徑。我們收集了這條路線的數據,再將據點視象化(visualize),並與福島作比較。」

XCEED 從地圖上的線與點取得輻射度數的樣本,再以圓形大小表示輻射程度。深諳音樂的張瀚謙從當代音樂標記獲取靈感,打破沉悶的數據表現形式。

從2014年的版本起,《輻射界》便將福島的輻射數據以graphical score的形式展示,分成紫色與白色兩條曲線。XCEED 從地圖上的線與點取得輻射度數的樣本,再以圓形大小表示輻射程度。深諳音樂的張瀚謙從當代音樂標記獲取靈感,打破沉悶的數據表現形式:「西方音樂以五線譜;graphical score 則是當代方式,以圖形標記來記錄音樂。」

《輻射界》另一獨特之處是在裝置內展示實景,更能提醒觀者作品與現實的相互對應。張瀚謙指出,團隊另一組員將 Google 街景視圖(Google’s Street View)內的 Depth Map(立體城市)技術引進於裝置內部。「《輻射界》的英文名字是 Radiance Scape,scape即是代表landscape。我們希望以輻射勾勒城市景貌,所以背景亦以street view的立體城市方式呈現。作品內輻射率愈高,就愈難看見城市原來的面貌 。」

XCEED在《輻射界》中製作的裝置。
XCEED在《輻射界》中製作的裝置。

「核能的問題一直衍生,有說三十年才能減退一半。我們需討論核能是否必要之需?人類仍有很多選擇,不一定需要核能源。」

輻射的啟示

數年間,XCEED 一直攜帶儀器在如德國與西班牙等地的不同城市收集數據,同時將《輻射界》帶往不同地區展覽。作品亦將會在本年9月於台灣的現代美術館(MOCA)展出。張瀚謙說,團隊亦曾申請前往大亞灣核電廠收集數據,但不獲批准。而福島以及切爾諾貝爾等地同樣難以前往,團隊只能倚靠 Safecast上的數據,將其以地圖方式化作 graphical score。

「《輻射界》的2016新版本,與2014年版有微小的差異。因本年是切爾諾貝爾核電事故30周年,我們新增了當地的數據。今年亦是 311 大地震5周年。當我們將兩地的輻射數據結合與比較,發現指數仍很高。經過30年,這個問題仍有巨大影響,到現在仍未解決。例如日本堆存的核廢料尚待處理,而用作降溫的核廢水,亦不能排出太平洋。」

「部分沿海地域已不能捕魚。切爾諾貝爾與福島居民的身體亦浮現許多毛病,因輻射破壞免疫系統。核能的問題一直衍生,有說三十年才能減退一半。我們需討論核能是否必要之需?人類仍有很多選擇,不一定需要核能源。」

大型的核電災難才使我們能「看見」輻射。但事實上輻射無所不在,侵害人類生活。張瀚謙不認為香港或其他地區能獨善其身。《輻射界》的創作意圖正是為更多地區帶來警示。

香港或其他地區亦不能獨善其身。「輻射不單影響這些地區,更是全球議題。好像福島的核廢水已流進太平洋,流到美國。香港近來亦討論台山建造發電廠。」

「我在日本時,看到當地的藝術家創作有關地震與輻射的題材,讓更多人關注這個議題。回到香港後我也希望藉著創作來回應這個議題。輻射不單影響這些地區,更是一個全球議題。就像福島的核廢水已流進太平洋,流到美國。香港近來也在討論台山建造發電廠,因此輻射對香港同樣切身,是不能避免的議題。《輻射界》是科技研究性的藝術作品,以理性的真實數據,希望讓人明白問題是如何貼身。」

如何重見被監控的現實

XCEED 的嶄新方式,將科技帶回生活。我們透過作品能重新窺探現實,通透直視隱藏的現象。而近年本地的新媒體藝術作品較之過去形式紛呈,逐漸趨向叩問社會現實。比如雨傘運動期間藝術家黃宇軒的《打氣機》,透過科技將運動現場與世界連結。

微波國際藝術節策展人 Joel Kwong 亦留意到如此現象:「這兩年香港社會發生不少事情,藝術在其中的本質就是回應社會。今屆微波國際藝術節雖然談論的是 data,但其實不少作品是透過 data 討論一些世界命題,好像XCEED的《輻射界》。可見未來發展的前景是正面的,由於科技發達以及普及資訊增多,藝術家可通過許多不同的合作、技術以至平台去創作。」

XCEED 在今年創作的另一作品 《導航環》 受邀在第21屆 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展出,亦同樣是介入社會的作品,回應監控(surveilliance)的主題。「我們因應主題而製作的裝置可被人帶上,重新審視網絡媒介。日常的網絡平台收集個人用戶數據,再作分析。例如facebook的「like」,會將相關廣告提供給用者。這事實上也是一種操控。我們遂從監控角度創作,讓觀者進入展場,帶上裝置,並以audio guide 聲音傳入其腦袋,獲知觀者的位置(locate)。」

張瀚謙的工作檯。
張瀚謙的工作檯。

張瀚謙多番提到日本的新媒體藝術發展是如何創建另類的社會想像的。他提到山口媒體藝術中心(YCAM)十周年時,其中的多媒體藝術作品通過交換技能發展金錢以外運行的系統。

新媒體藝術創建另類社會想像

新媒體藝術的另一關鍵是科技的發展。像 XCEED 的高端形式所需成本高昂。張瀚謙透露,XCEED 成立了 lab 來探索新科技技術,以減低成本。香港亦多番銳意轉向創意經濟發展,媒體科技是其中重要一環。但多年來資助制度仍未健全,大型的媒體科技中心亦尚未成立。

本地的新媒體藝術因先天不足而遜人一籌?Joel 卻認為關鍵不在資助,而是藝術家本身:「配套其實沒有足夠不足夠,媒體藝術講求的科技科學除了可以找不同單位及專業去合作,還能用普及科技去作創新手法創作。XCEED 用的是來自 safecast.org 的數據也是open source,所以只要藝術家有想表達或討論的題目,就能找到想要的方式來呈現。」

訪問期間,張瀚謙多番提到日本的新媒體藝術發展是如何創建另類的社會想像的。他提到山口媒體藝術中心(YCAM)十周年時,其中的多媒體藝術作品通過交換技能發展金錢以外運行的系統。

與觀眾溝通,並進行普及的藝術教育,讓藝術欣賞成為大眾的習慣,而不是小眾的喜好。當然,文化政策亦同樣重要,代表了一個城市對文化發展的願景。

而問起 Joel 香港的新媒體藝術對比鄰近地區的位置,她說,這應要從教育談起:「由城市大學的創意媒體學系成立,多個不同學院增設 Media Art Curating 與 Creative Media Application 等開始,香港的新媒體藝術開始茁壯發展。新媒體藝術的發展不單需要藝術家,還需要藝術專業人士,例如策展人與藝術行政等支持。還有很重要的一環——大眾教育。與觀眾溝通,並進行普及的藝術教育,讓藝術欣賞成為大眾的習慣,而不是小眾的喜好。當然,文化政策亦同樣重要,代表了一個城市對文化發展的願景。」

張瀚謙亦提到,近年香港的媒體轉型對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有很大幫助。除了藝術以外,設計及商業廣告上亦有新媒體藝術足跡。是故 XCEED 亦將建立社區教導小朋友從小接觸與學習新科技,以及擔任藝發局的藝術大使,推廣大眾對新媒體藝術的感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