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家長們要小心了:玩具的「性別成見」或會為兒童帶來隱患

刊登於 2016-07-24

圖為英國倫敦一個女士正在揀選玩具。
圖為英國倫敦一個女士正在揀選玩具。

歷來不少研究指出,不同的玩具對兒童學習能產生不同作用:廚具模型可以鍛鍊排列複雜順序的思維;玩偶有益於培養看顧別人的能力,還能激發語言學習;積木可以培養空間感,也有助於養成基礎的算術思維……然而,玩具中存在的「性別成見」,也會給孩子帶來深遠的影響。

近日一份刊登於期刊《嬰兒和兒童發展》(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的研究報告指出,9至32個月大的男孩和女孩,對於玩具的選擇已有明顯差異。研究還指,生理學以及成長環境,是影響兒童選擇具有性別特徵的玩具的主要因素。

研究者找來101名兒童進行實驗,並按9至17個月、18至23個月和24至32個月共3個年齡階段,將兒童劃分成3個小組。研究者選擇了7種玩具:一般被認為具有明顯女孩特徵的玩偶、粉紅色泰迪熊和廚具模型,以及有男孩特徵的小汽車、藍色泰迪熊、玩具挖泥車和玩具球,並將所有玩具都放置在一個空間中,任孩子們自由選擇。

研究發現,3個年齡層的孩子們都表現出了共同現象: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選擇「屬於自己性別」的玩具。研究還發現,隨着年齡的增長,男孩依舊會選擇男性玩具,但女孩則較能接受男性玩具。

研究報告的首席作者 Brenda Todd 博士指,生理差異造就男孩子對空間感的興趣與能力,以及普遍較女孩更具「心理旋轉」(Mental Rotation)天賦;而女孩子則對看面孔更感興趣,並擅長運動技能和操作物件。

不過,亦有學者認為除了生理因素,社會因素也會造成兒童在選擇玩具時體現出的性別差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社會學家 Elizabeth Sweet 就認為,或許生理因素有所影響,但社會因素才是造成大多數差異的根本原因。

社會因素是造成我們所見到的大部分差異的根本原因。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社會學家 Elizabeth Sweet

事實上,Brenda Todd 等所作的研究報告,也指出目前大部分玩具存在着刻板的性別差異想像,會導致兒童長大後產生「性別成見」,甚至影響兒童對於事物的選擇。

今年4月在美國白宮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上,有學者發表研究結果,指出兒童在早期接觸到的媒體和玩具塑造了他們的興趣、目標和技能,並且對他們在未來職業追求等各個方面也構成潛在影響。

該場研討會上,美國蒙莫斯大學(Monmouth University)助理教授 Lisa Dinella 就談及她所做的一個實驗。Dinella 發現,在粉紅色和藍色的玩具中,普遍女孩會選擇前者,而普遍男孩則會選擇後者;但當男性玩具被塗上了粉紅色,女孩也會選擇粉紅色的男性玩具。「粉紅色就像許可令,讓女孩覺得她們可以玩那件玩具。」Dinella 指:「所謂的玩具性別規則,是後天由社會建構的,而這種建構的能力和普及程度,則無形地顯現在每一個家庭裏。」

事實上,玩具存在的「性別成見」也曾引發不少爭議,甚至差點釀成涉及性別歧視的慘劇。今年2月在美國,就有一名11歲男孩因喜歡卡通動畫《彩虹小馬》(My Little Pony),而被同學取笑喜歡女生才愛的卡通,並長期受到欺凌,更因此嘗試自殺,猶幸沒有成功。

向來就有不少團體敦促玩具製造商,在設計和生產玩具時,不要加入刻板的性別形象,例如外科醫生、警察、探險家、飛行員等都以男性玩偶為主的職業性別定形。加州大學的 Elizabeth Sweet 就認為,家長給玩具製造商施加壓力,確實有助於為孩子營造沒有「性別成見」的環境,同時確保孩子有更多玩具選擇。

聲音

沒有任何一件玩具是不分性別的,如果存在一件能促進積極性格發展的玩具,那麼每一位孩子都值得擁有它。

心理學教授 Christina Spears Brown

所有 LEGO 女孩不是坐在家裏,就是去沙灘、逛街,她們都沒有工作。但男孩子就去冒險、工作、救人,甚至和鯊魚暢泳⋯⋯我要你創作更多 LEGO 女孩,讓她們去冒險和找樂子,行嗎?

去年英國一位7歲小女孩 Charlotte 寫信予 LEGO 公司

心理旋轉

心理旋轉(Mental Rotation,又稱心智旋轉)是一種想象自我或客體旋轉的空間表徵動力轉換能力,也是一種評定空間智能的重要標尺。(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來源:Quartz每日郵報商業週刊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