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平治無人駕駛大巴測試成功,可躲避行人、精準靠站

刊登於 2016-07-20

Mercedes-Benz無人駕駛大巴。
德國平治(Mercedes-Benz)無人駕駛大巴。

德國平治(Mercedes-Benz)汽車公司基於 CityPilot 技術的無人駕駛大巴 Future Bus近日在荷蘭的公路上展開測試,最終成功自動行駛了20公里,創下新的測試記錄。

這輛大巴是從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機場(Schiphol Airport)出發,開往附近小鎮哈倫(Haarlem),沿途順利通過多個紅綠燈,穿越了一段隧道,並成功躲避過往行人。自動駕駛汽車按規定需配備司機,以備在必要情況下接管汽車,但本次的整個行駛過程中,這輛大巴沒有接受任何人工干預。

這是通往城市公共交通自動駕駛之路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平治汽車母公司丹拿(Daimler AG)

平治針對公共交通開發的 CityPilot 技術是從該公司2年前的 Highway Pilot 自動駕駛卡車技術延伸而來,並針對城市大巴的需求進行了調整。利用 GPS、雷達以及分布在車身的多個攝像頭,配置了 CityPilot 的巴士能識別交通信號、行人以及其他障礙物,其近距鏡頭甚至能清楚拍到指紋級別。

與其他自動駕駛汽車不同的是,這款巴士能連接至城市網絡,與交通燈和其他基礎設施直接通訊。其攝像頭系統還能掃描道路上的坑窪,以便在下次行駛時提前避開,並將這些數據反饋給市政部門。

對於乘客而言,巴士自帶的導航系統可實現沿途報站,能在巴士站的準確位置停車,其停靠時車輪到路沿的距離不超過2英吋(5釐米),還能在必要情況下為乘客升起無障礙平台。

除了自動駕駛系統外,這款巴士還基於平治的 Citaro 車型,將內飾進行重新設計。根據該公司曝光的設計細節,這款概念巴士車廂內部採用環保材料,天花板採用弧形的頂棚設計,其座椅設計看起來寬敞舒適,還有特別設計的行李架。

巴士大面積採用了不規則車身玻璃,以求最大限度地讓外部光線進入車內。整體車身的不規則幾何線條也顯得律動感十足,在夜間或隧道行駛時,這些線條還會發光。而車頭兩側傳統的後視鏡也被後視攝像頭取代。

本次20公里路段的測試結果,標誌着平治的無人駕駛技術在公共交通領域取得成功。雖然本次測試未能在人潮密集的地區進行,但測試結果將為今後開展鬧市區測試奠定了基礎。

無人駕駛的安全性是這項技術不容忽視的關鍵問題。已在該領域研發多年的 Google 於今年2月首次表示為其無人車發生的一起事故負一定責任,在那次事故中,Google 無人車撞上的正是一輛行駛中的巴士——不過是由人類司機駕駛的,但事故並未造成人員受傷。此外,號稱擁有最先進自動駕駛模式“Autopilot”的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近日也因為數起與自動駕駛有關的車禍而深陷輿論漩渦之中。

70 公里/時
平治的 Future Bus 在自動駕駛模式時,最高時速可到70公里。

聲音

人類遵守着各種社會規則,但這些很難被編寫成汽車的程序。

科技企業家 Jerry Kaplan

有經驗的汽車製造商不會在沒有進一步測試的情況下,把這種技術交到消費者手裏,它們會測試數百萬英里,讓受過培訓的駕駛員測試,而不是消費者。

加州 Orange 諮詢公司總裁 Eric Noble

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將意味着政府對超寬車道、護欄、減速帶、寬路肩甚至停止標誌等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可以大大減少。

美國密芝根州運輸部部長 Kirk Steudle

無人駕駛汽車

是自動化載具的一種,具有傳統汽車的運輸能力。作為自動化載具,自動駕駛汽車不需要人為操作即能感測周邊環境並進行導航。自動駕駛汽車仍未全面商用化,大多數均為原型機及展示系統。自動駕駛汽車的展示系統可追溯至1920年代及1930年代間,第一輛能真正自動駕駛的汽車則出現於1980年代。1984年,卡內基美隆大學推動 Navlab 計劃與 ALV 計劃;1987年,平治與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大學共同推行尤里卡普羅米修斯計劃。從此以後,許多大型公司與研究機構開始製造可運作的自動駕駛汽車原型。(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TechCrunchEngadget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