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分手博物館:將碎掉的感情做成展覽

藝術家將承載逝去感情的紀念品做成展覽,希望能給那些不幸「過期」的愛情故事另一種存在的機會。

端傳媒記者 楊靜

刊登於 2016-07-16

每一段激情,總有它的觀眾。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戀人絮語》

也許是娛樂頭條所謂的「勁爆猛料」,也許是你我親歷或目睹的人間煙火,慾念情愛似乎總在傳說中更易永存,轉瞬即逝的激情也更加難以褪色。

克羅地亞的一對藝術家 Olinka Vištica 與 Dražen Grubišić 不僅同意巴特這個理論,更身體力行——這對曾經的情侶通過創作、策展,將碎掉的感情做成一座博物館(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s),十年來在世界各地巡迴展覽,邀請人們祭出自己前情往事中的紀念物。

2006年,Vištica 和 Grubišić 已經交往四年有餘,但感情最終還是走向盡頭。像很多曾經如膠似漆的戀人一樣,他們發現愛情雖然走了,可熱戀中留下的那些物件還在。兩人坐在廚房地板上,依依不捨地看着這些承载着美麗好時光的家具、紀念品、書籍……他們都承認分手並不是否定過去,而一部分過去就凝固在這些物件裏。於是兩人忽發奇想:為什麼不能建一座博物館,給這些逝去愛情的見證物一個容身之地?

他們把這個有些瘋狂的想法告訴朋友,沒想到大家竟然都給予了正面而熱情的回應。於是他們開始了行動──在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Zagreb)做一個小型展覽,觀眾可以看到那段屬於逝去感情的「紀念品」,包括:飛機航班上的嘔吐袋、凋謝的玫瑰、頭部按摩器——瑣碎、平庸,而又特別。

圖為分手博物館展出的分手相關的物品。
圖為分手博物館展出的紀念品。

展覽本身既是療傷,也是反思情感本身的過程。Vištica 曾在訪問中說:「人們分手後第一個本能的衝動就是銷毀或拋棄任何讓他們記起痛苦經驗的東西,但他們不知道,毀掉的東西也許可以在他們「傷口」癒合後變成美好過去的紀念品。我們做這個博物館也是為了建立一個避難所,用來存放某種人類集體的情緒遺產;我們希望能給那些不幸『過期』的愛情故事另一種存在的機會。」

這場展覽在薩格勒布引起不錯的反響,兩人得到足夠鼓勵之後,更將這個創意帶去路上──從好望角到新加坡,從薩拉熱窩到台北,一路徵集當地人的感情見證物。這一走就近十年,因為沒有兩段感情會是一模一樣,所以每一場展覽都獨一無二。除了私人經歷外,各地的文化風俗也給展覽塗上一抹色彩:在新加坡,他們收集到很多數碼產品,比如相機、MP3 播放器;在柏林,失戀的憤怒也許更激烈,所以紀念品中還有砍壞前度家具的斧頭。

圖為分手博物館展出的分手相關的物品。
圖為分手博物館的展品。

但也有重複出現的符號或主題,Vištica 表示他們在好幾個城市都收到女性捐贈人帶來的泰迪熊:「其實蠻奇怪的,無論這些女人來自何處,故事從是相似,結局差不多都是『他跟另一個女人一起,離開了我』。」

當然也有溫情的故事,有個從戰場歸來的老兵,曾愛上在醫院裏照顧他的護士,他給展覽送上了一條義肢;還有一對曾深愛過的女同性戀情侶,她們的愛情發生在女足聯賽中,所以留下的紀念品是一對守門員手套。

藏品越積越多,2010年,兩人在故事原點薩格勒布建起了一座磚瓦搭建的博物館,保存並展出了他們從世界各地搜集的各種千奇百怪的展品。運營幾年下來,這裏已經成為當地旅遊必到之地,更贏得不少博物館界獎項。但他們並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在路上搜集和展覽那些有故事的高跟鞋、麵包機,三不五時,也總有隻泰迪熊。

圖為分手博物館展出的分手相關的物品。
圖為分手博物館的展品。

今年六月,分手博物館在洛杉磯荷里活開了新的分館。博物館正式開放前,館方在網上徵集展品,很快就收到超過500件五花八門的東西——塞在瓶子裏的婚紗、一個部分溶化的翻蓋手機,還有一大團纏在一起的髒辮(dreadlocks)。

我可以感覺到他們把那些東西給我時的不情願和緊張感;不過那之後,他們都感覺輕鬆了一些。這真的是一種「淨化過程」(catharsis)。

洛杉磯分館館長 Alexis Hyde

如果你此刻不在洛杉磯也沒關係,7月的克羅地亞陽光充足,海灘和古城遺跡無限風光。分手博物館的「總店」此刻正在舉辦一場特別的大型展覽:「我們把什麼留在身後——難民故事」。13個來自敘利亞、索馬里、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尼日利亞的難民,借出私人物品,講述背井離鄉後無法延續的感情——大部分展品將在7月20日展覽結束後將會回到主人手裏,這也許是他們最珍貴的紀念物。

聲音

我打賭每個展覽自己故事的人,每天都坐在家中,祈禱舊愛正在博物館裏品讀他們的故事。

專欄作家 Jeremy Clarkson

這座博物館是在慶祝一個事實:每個人都經歷過這一切。這很讓人安慰,我們作為人類會一起經歷這一切,待到夜晚降臨,我們都會哭泣。

博物館遊客 Lorelei Mathias

來源:Washington PostBrokenships紐約時報Timeout London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