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通識現場:通識科,「國民教育」的另類選擇?

從前線教師經驗來看,時下學生從不缺乏對中國的認識,缺乏的是合理、有序分析中國處境的框架,以及開明體諒的心態。

余健峰、趙永佳

刊登於 2016-07-15

編按:2009年9月,香港開始實行新高中課程(由七年中學教育改為六年),並將「通識教育」(Liberal Studies)列為必修科目。通識教育科內容分為六個單元,包括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

近年香港政治環境急速變化,愈來愈多青年參與政治和社會運動,有人歸咎通識科和通識教師過分「政治化」,惹起社會爭辯。本系列文章由趙永佳教授與多位通識科老師共同執筆,希望將高中通識教育現場所見所感與公眾分享,並廓清對通識科的誤解與成見。

 2008年中國三鹿集團被爆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
2008年,中國三鹿集團被爆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

最近媒體經常有一個訊息:「香港回歸心未歸」,尤其突顯香港新一代的身份認同問題,備受多方關注。再加上近年青年在主導社會運動時,「本土為先」的旗幟鮮明,最近更有部分青年成立「香港民族黨」,提倡「民族自強、香港獨立」,以行動宣示對中國的抗拒。在青年一代,人心不止無法回歸,更有遠離的走勢。

面對成因複雜的「人心背離」現象,部分社會人士強調推動國民教育科的重要性,順帶壓抑有「反叛」嫌疑的通識教育科。但是,從前線教師的經驗來看,時下的學生從來不缺乏對中國的認識,缺乏的是合理、有序分析中國處境的框架,以及開明體諒的心態。

新一代對中國想像成型甚早

余健峰於中五通識教育科教授「現代中國」單元的時候,同學寫下對中國內地的認識或印象。
余健峰老師於中五通識教育科教授「現代中國」單元的時候,同學寫下對中國內地的認識或印象。圖中7幅腦圖,其中有兩幅是同一組的作品。

其實,新一代對中國想像,比我們想像中更早就初步成型。有一次,余健峰老師於中五通識教育科教授「現代中國」單元的時候,想知道在沒有任何教學前,同學對中國內地有什麼認識或印象。於是,他將全班分成每組四人,各組派發一張A3的白紙,中間以「中國」為中心,要求同學將對中國所有的認識或印象記下,形成腦圖(Mindmap)。

結果很有趣,有六組同學作答,余老師將出現重複次數的相近項目整理記下(見表)

注:圖中7幅腦圖,其中有兩幅是同一組的作品。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這個整理很簡略及未必有嚴謹科學論證,但是它說明了重要的一點:新一代對中國的認識並不一定在中學或學校形成,且形成的時期也未必是高中階段。因為很多事件皆是他們年幼時出現的,如北京奧運、四川地震、毒奶粉等,都在2008年發生,他們當時都是初小學生。

趙永佳教授也曾撰文指出,據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的民意追蹤調查,較年輕(30歲以下)的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至2008年達到最高點後急降,和同學們的集體記憶吻合,而這些記憶顯然成為年輕一代對國家想像的基礎。當然,也有可能是這些學生通過近年新聞或評論,「重塑」他們對中國和這些事件的印象,印象都是最近耳濡目染得來。不過,無論如何,重點是通識科對他們取得這些印象,未必有太大關係。

不逃避責備、不隱藏光榮

完成腦圖後,余老師再問學生,他們認為「自己是香港人多些還是中國人多些?」結果學生回應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有83%,是中國人的有17%。在討論中,同學們將有關中國的負面事件及香港遭受內地人的種種不快對待,成為他們抗拒中國人身份強而有力的理據。更令人奇怪是,同學當中有不少是內地新移民,其中部分人指出,在兩地跨境的生活體驗,令他們愈來愈珍惜香港人身份。他們更特別提到內地無法如常使用面書(Facebook)等青年人生活經驗。

不過,當問及同學,中國發展有沒有令他們有良好印象時,即使不承認是中國人的同學,也說有很多印象,特別是有關經濟發展的。他們更能說出具體事件,如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及窮人減少等。余老師好奇地問同學:「既然這樣,你們為何仍抗拒中國人身份?」有同學回答的意思大概是「再多經濟發展都沒有用了,它對人民這麼『衰』(這麼壞)。」老師没有特別為中國辯護的意思,但為了刺激同學作通識科必須的多角度思考,便再追問:「你們知道嗎?中國是13億人口的大國,能取得當今的成就並不容易。」這時同學都靜下來,以陌生奇異的眼光望著老師,彷彿從未以這角度來看中國。

這堂課令老師明白,在資訊爆炸的情況下,通識教育協助同學分析和反思資訊的真確性,以及不同觀點、立場,是非常重要的。和成年人一樣,同學們在學校以外,尤其是通過媒體,會接觸到大量有關內地的訊息,當中有好有壞。他們往往會受當下流行的視角影響去解讀這些訊息。如在2005至06年間,同學們可能多會以較正面角度來看中國,但在最近幾年,卻很難想像他們能擺脫對中國的負面印象。因此,通識科老師們在實踐多角度及批判思考的學科宗旨下,應能讓新一代全面理解中國的真確一面,不逃避責備、不隱藏光榮,讓學生明白中國發展的困難,明白國情與實踐的落差。

通識角度的「國民教育」

在現今香港,傳統「愛國」式國民教育的理想其實已算是徹底破產。從前線與同學相處的經驗,令人反思時下部分社會人士以推銷員角度,一面倒推廣國家成就而忽略國家不足,到底是有助新一代青年對中國想像的建構,還是適得其反。

社會想學生明白國家光輝事績,感受國家榮譽,但從網絡及傳媒資訊,或親身參加內地交流團的認知,他們卻會發現內地發展的種種問題,與想像中的中國相違。現實與宣傳中的中國有嚴重落差,若他們缺乏疏理中國發展的理性分析框架,新一代就會產生被騙的感覺。愈「認識」輝煌的中國成就,感到被騙的程度便愈深,心中便愈不忿愈失望。結果在回歸後一波銳意唱好唱旺的國民教育之後,反而令新一代的人心走得更快更遠,這可能是部分愛國陣營無法理解的。

通識教育科重視對社會的投入、對公義的關懷,可能被誤以為是「反動」科目,也曾被諉過為人心背離的共犯。然而,作為前線教育工作者,老師們相信它能為新一代青年建立分析框架,充分明白內地地域文化差異大,就算沿海先進地區也只是小康水平,內地農村就更是發展初階,社會改革連帶的問題,進兩步,退一步的情況無法完全避免。通識教育科未必能向同學灌輸愛國情懷,但它能令學生獨立思考,辨識資訊真實,以多元開放的態度審視中國發展,理解中國發展過程出現的兩難與挑戰。

在本土意識冒起的時代,下一代無可避免反思身份意識,並建構自我認同,例如中國的香港人、香港中國人,甚至單純的「香港人」等。要學生重視國家意識,取決於新一代與中國的互動,通識科只能充當一座理性橋樑。

當然,這也未必是部分社會人士心中的理想國民教育範式,但我們認為,通識科能幫助年輕人,以更全面、合理的視角分析中國,並從而建構屬於自己的身份認同,而非陷入別人(無論是愛國陣營或本土派)傳播的中國想像。在今時今日的香港,這其實越形珍貴。

(余健峰,通識教育科老師;趙永佳,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高中通識教育科One Committee主席)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