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英國脫歐

脫歐派大將、前倫敦市長約翰遜宣布棄選首相

刊登於 2016-06-30

#英國#英國脫歐

倫敦前市長約翰遜有意競選首相接替卡梅倫首相職位。
因留歐派在公投落敗,英國首相卡梅倫(右)已宣布將辭職。而前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左)一度被視為熱門繼任人。

最新動態

當地時間6月30日正午,一直盛傳會競選下任英國首相的脫歐派保守黨成員、前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宣布,自己不會競選下任首相。

約翰遜在他長篇演講的尾聲突然宣布:「在諮詢了我的同事,並考慮到議會的現狀之後,我得出結論,這個人(下任首相)不會是我。」

在上週的脫歐公投決出結果後,約翰遜在26日曾發表聲明,闡述了一系列「後脫歐時期」的施政構想,當時被衛報認為是將競逐首相的明顯信號。

約翰遜在30日發表的講話中指出,他今後的職責將是保證在下一屆保守黨行政體系能正確地實現參與公投民眾的意願和期望,並能夠支持他所堅信的施政理念,即要為英國被遺忘的人們而發聲。

隨着約翰遜的退出,保守黨黨首與下任首相候選人的競逐將在主張留歐的溫和派內政大臣文翠珊(Theresa May)和主張脫歐的英國司法大臣高文浩(Michael Gove)間展開。文翠珊在30日稍早已經在長篇演講中闡述了自己會如何領導和團結保守黨。

6月27日:脱歐引發英國政壇動盪,保守黨和工黨現激烈內鬥

英國按23日公投的結果,決定將啟動脫離歐盟進程,引發政局震蕩,執政保守黨及在野工黨均蘊釀巨變。

在保守黨,因留歐派在公投落敗,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23日已宣布將在今年10月前辭任首相,黨內遂展開黨魁及下任首相的爭奪戰。保守黨政客已經開始在主張脫歐的前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以及主張留歐的溫和派內政大臣文翠珊(Theresa May)之間站隊。

而在工黨,支持留歐的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被指在公投宣傳中拉票不力,本已備受壓力。26日凌晨,郝爾彬又突然將影子外相彭浩禮(Hilary Benn)撤職,隨即引發11名影子內閣成員集體辭職。有工黨黨員直指,在郝爾彬領導下,工黨恐怕將在未來大選中失利。

這(指脫歐)不會帶來威脅,反而會為英國帶來珍貴的機會,我們可以基於英國的需要去通過法令和稅務政策了。

脫歐派保守黨成員約翰遜(Boris Johnson)

在保守黨,一直被視為卡梅倫最熱門繼任者的約翰遜,已開始研究競選策略,以抗衡黨內的潛在對手。26日,他在脫歐公投後首次發表聲明,指英國雖然脫歐,但仍會繼續留在歐洲單一市場內,還會在藝術、科學、大學教育和環境等領域和歐洲保持緊密合作,英國民眾仍可以在歐盟生活、旅行、求學和定居。他又坦承,脫歐派在公投所贏得的「並不是一面倒的勝利」,並呼籲脫歐派同僚必須和留歐派民眾建立溝通橋樑,安撫民眾的情緒,「把一個分裂的英國團結起來」。

在聲明中,約翰遜還闡述了一系列執政構想,被衛報視為他競逐首相的明顯信號。他說會繼承卡梅倫執政期間的一國政策,但同時會有更民主的移民措施、更平衡和人性的工商業扶持措施等等,將過去上繳歐盟的金錢投放回到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中。約翰遜又說,脫歐後的英國會擺脫歐盟「不尋常、不透明」的法律,基於英國人的需要去制定法律。

不過,衛報引述保守黨內消息指,留歐派內政大臣文翠珊於本週稍晚就會正式宣布競逐黨魁;內部調查顯示,文翠珊目前的支持率為53%,高於約翰遜的47%。在保守黨資深政客當中,外交大臣夏文達(Philip Hammond)就傾向於文翠珊,並質疑約翰遜要如何實現既能自由決定移民政策,又能同時在歐洲單一市場自由貿易的承諾,給投票支持脫歐的選民一個交代。而即使是在保守黨內的脫歐派,也有不少議員對約翰遜心存疑慮。

此外,分析指有可能加入競逐黨魁的,還有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克拉布(Stephen Crabb)、能源大臣利雅華(Andrea Leadsom)、教育大臣莫嘉妮(Nicky Morgan)、財政大臣歐思邦(George Osborne)等。

其中,歐思邦在27日發表聲明,指英國會以「強有力的姿態」應對未來的變化。身為留歐派的他對脫歐公投結果表示失望,但指英國已經做好修復經濟的準備。他指自己已經與英國央行行長會面,英國經濟需要做出「調整」,但不急在一時,「完全可以等到新首相上任」再做相關措施。

郝爾彬對於公投的矛盾態度欺騙了整個工黨。(這種行為)讓整個年輕一代感到失望。

辭任工黨影子內閣下議院領袖的布萊恩特(Chris Bryant)

2016年6月24日,英國公投脫歐結果公布,持留歐意見的工黨黨魁謝洛美·郝爾彬被記者追訪。
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後,工黨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被記者追訪。

而在工黨,黨魁郝爾彬被指在公投前沒有盡力為留歐派拉票,而遭受黨內責難。26日凌晨,影子外相彭浩禮(Hilary Benn)聲稱在致電郝爾彬之後不久,遭郝爾彬突然撤職。彭浩禮表示,自己當時在電話中告訴郝爾彬,已對他的領導能力失去信心,又稱擔心10月若提前大選,郝爾彬領導下的工黨是否有機會勝出。彭浩禮隨後在 BBC 早間節目表示工黨需要「強有力、有效的領導人」。

彭浩禮被撤職後,影子內閣的衛生大臣、蘇格蘭大臣、交通大臣、教育大臣等11名閣員亦集體請辭,被媒體形容為藉此向郝爾彬逼宮。然而,郝爾彬僅對辭職潮表示遺憾,自己卻拒絕辭職,並說會在24小時內重組影子內閣;其發言人也強調,「郝爾彬是工黨自己選出的領袖」。

面對英國將啟動脫歐,歐盟各國開始商討應對。26日,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與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會面後達成共識,將共同穩定局面;27日,意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亦會在德國柏林,加入與奧朗德和默克爾的討論。

10
截至6月27日,傳出可能競逐保守黨黨魁的已經有10人,包括最熱門的約翰遜和文翠珊,以及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克拉布、脫歐派議員霍理林、能源大臣利雅華、衛生大臣侯偉俊、教育大臣莫嘉妮、財政大臣歐思邦、司法大臣高文浩以及商業、創新及技能大臣賈偉德。

聲音

不管是誰做了那個位置(指首相)……對那些投了脫歐票的民眾來說,要他們接受一個持留歐立場的人做首相都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保守黨脫歐派大將史密夫(George Iain Duncan Smith)

若從英國的利益出發,領導人的角逐並不是此刻該做的事。這意味著我們的黨在一個最需要關注外部世界的時刻,卻把注意力都放在內部事務上。

英國國際發展大臣、保守黨議員葛林寧(Justine Greening)

約翰遜

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 1964年6月19日-),英國保守黨政治人物,英國國會議員。曾任大倫敦市長。約翰遜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年輕時於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學習西洋古典學,並積極參與學生活動。2001年6月9日至2008年6月4日任亨利選區國會議員。2008年5月1日擊敗在大倫敦執政多年工黨候選人肯・利文斯通當選大倫敦市長。2012年再次擊敗利文斯通,成功連任。2016年卸任。2015年再次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2016年3月,他宣佈支持英國退出歐盟,成為脫歐陣營的領導人物之一。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BBCNow 新聞衛報Daily Mail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