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釣魚台國賓館發表了題為《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而不懈努力》的講話,美國總統奧巴馬則發來書面致辭。出席會議的還有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國務委員楊潔篪,以及美國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財政部長雅各布·盧(Jacob Lew)等人。
習近平在致辭中表示:
- 零和博弈、衝突對抗早已不合時宜,同舟共濟、合作共贏成為時代要求。中美要增強兩國互信,「防止浮雲遮眼,避免戰略誤判」。
- 中美在亞太地區擁有廣泛共同利益,應努力培育兩國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
- 過去7年美中攜手應對了一系列重大全球性挑戰。
- 中美兩國應深化氣候變化、發展、網絡、防擴散、兩軍、執法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加強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協調。
寬廣的太平洋不應該成為各國博弈的競技場,而應該成為大家包容合作的大平台。中國奉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始終致力於促進亞太和平、穩定、發展。中美在亞太地區擁有廣泛共同利益,應該保持經常性對話,開展更多合作,應對各種挑戰,努力培育兩國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都做地區繁榮穩定的建設者和守護者。
南海問題依舊是兩國爭議的焦點。中國聲稱對南海幾乎全部區域擁有主權,但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台灣等也均聲稱擁有部分區域的主權。克里在開幕式上表示,美方支持和平解決南海爭端,反對任何一方以單邊方式解決爭議,他並敦促各方找到外交解決方案。
除南海爭端外,人民幣匯率、產能過剩和中美雙邊投資協定是此輪對話的三大熱點議題,會前中美雙方已隔空進行過一輪對話。
人民幣匯率
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Jacob Lew)6月5日曾表示,中國央行在匯率問題上與公眾的溝通還不夠清晰,建議中國不要將匯市干預的門檻設得太低。在對話中,他亦強調「市場決定的匯率和雙邊可調整性,將強化資金做更有效的分配。」
汪洋則提出,「在美聯儲可能持續加息的情況下,新興國家市場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上升。」人民日報上周也曾刊文表示,市場人士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常態理解不夠,以「舊思維看待新變化」;在中國經濟加速升級、長期向好的趨勢之下,未來人民幣在市場中仍將堅挺。
產能過剩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曾在5月表示,中國的鋼鐵出口相比去年不會大幅削減,而中國已做出許多努力,包括可能導致超過50萬人失業的1500萬噸鋼產量削減。
雅各布·盧對此表示,「我不認為我們見到(中國)正在實施應對產能過剩的措施」,並指出產能過剩正在「扭曲」全球鋼鐵和鋁業市場,如果擱置問題,將在未來產生「腐蝕性的影響」。
中美雙邊投資協定
2008年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中美兩國宣布啟動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截至目前,中美已交換了兩輪負面清單。本輪對話也被視為是中美 BIT 談判的重要階段,即進行第三輪負面清單交換。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 Nathan Sheets 此前曾表示,美方將投入一切資源爭取在奧巴馬政府任內完成談判。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也表示,中方將堅定不移地執行兩國元首的重要共識,推進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為中美經濟合作奠定更加堅實的制度性基礎。
聲音
中美經濟對話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中方不迴避任何問題,對任何問題都可以在經濟對話過程中坦誠地進行溝通與交流。中美兩國經濟團隊就是在協商解決雙方不同意見的過程中來不斷增進共識和擴大共同利益的。
考慮到目前的美國國內政治生態,奧巴馬政府最後一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尤為重要,雙方應加強合作、尋求共識,向兩國民眾展示接觸和溝通會比威脅與對抗能獲得更好成果,更好造福兩國民眾。
產能過剩會造成全球市場的扭曲及嚴苛。在各產業──特別是電解鋁和鋼鐵業──實施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政策,對國際市場的穩定運作至關重要。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