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Facebook等四大科技巨頭與歐盟達成反恐行為守則,將共同打擊網絡仇恨言論

刊登於 2016-06-01

Facebook、Twitter、Google與歐盟達成反恐行為協議。
5月31日,Facebook、Twitter、Google 及微軟與歐盟達成「反恐行為守則」。

5月31日,全球四大科技公司 Facebook、Twitter、微軟(Microsoft)和 Google 與歐盟達成「反恐行為守則」協議,承諾會刪除歐洲用戶可訪問到的、可能煽動仇恨及與恐怖行為有關的社交媒體訊息,包括用戶貼文。主導守則的歐盟司法專員 Vĕra Jourová 指,此舉由比利時布魯塞爾巴黎恐襲催生,是為抗擊歐洲日益嚴重的恐怖主義威脅。她指恐怖組織越來越善於使用社交媒體傳播暴力和仇恨,而此次的行為守則正是為了還歐洲一個兼具自由和民主的言論環境、珍視歐洲價值和法律的網絡空間。

社交媒體不幸成為了恐怖組織用以激化年青人、種族主義者,以及傳播暴力和仇恨的工具之一。

歐盟司法專員 Vĕra Jourová

守則規定的仇恨言論,定義為:「所有公開針對一個特定種族、膚色、宗教信仰、血統、國籍或出身的群體或其成員,進行的煽動暴力或仇恨的行為。」按守則,若四大公司就某些言論或用戶行為收到大量確切舉報之後,必須在24小時內評估這些投訴,並刪除確認違規的內容。

守則還要求四大公司要引導和宣傳溫和的、不煽動的社交媒體使用指引。而在規管範圍內的信息不一定從歐洲發出,只要是歐洲國家可以訪問到的,無論從哪裏發出都可以受到監管。若四大公司的高層沒有遵守規定,可能會面臨至少一年的監禁。

考慮到對言論自由的保護,守則還明確了只是冒犯、驚嚇或是打擾某國或某地區的人群,是不算在仇恨言論中的。不過,這份行為守則仍然引發外界對言論自由的擔憂;Google、Facebook 和 Twitter 都發表了聲明強調,會在抗擊仇恨言論的同時堅守言論自由,找到兩者平衡。英國衛報則批評指,歐盟的守則中忽略了網絡性別歧視和性騷擾,沒有將其納入仇恨言論的範疇。

實際上,此次並非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第一次參與打擊仇恨言論。Twitter 自2015年中至今已經刪除了12.5萬個煽動恐怖主義的賬號。Facebook 則在2015年9月和德國政府合作抵制仇恨言論,同年12月,Google 和 Twitter 也相繼與德國政府展開類似合作。

2
2015年3月,美國智庫組織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發表研究報告指,截止2014年底 Twitter 已累計有2萬個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的支持者帳號,這些用戶人數最多的國家依次為沙特阿拉伯、敘利亞和伊拉克。

聲音

正如我們在網站的社群準則裏寫的一樣,Facebook上沒有仇恨言論可以生存的空間。

Facebook 全球政策主管 Monika Bickert

許多社交媒體都推廣言論自由,以前都拒絕過刪除內容和賬戶的要求,這次的事挺令人驚訝的。

TechCrunch 記者 Romain Dillet

在言論自由和煽動暴力仇恨的行為之間有清晰的界限。

Twitter 歐洲區公關主管 Karen White

恐怖組織的社交媒體宣傳

英國智庫Demos研究顯示, 2005年前後,世界上大多數恐怖組織開始意識到互動的重要性,開始改造網站。至2010年,以 Twitter 和 Facebook 為代表的社交媒體漸漸成為這些恐怖組織宣傳教義、招募戰士、傳播信息的主要交流平台。去年3月,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報告《ISIS Twitter普查》顯示,IS 支持者在世界多地使用 Twitter,前三名依次為沙特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至2014年底 Twitter 上已累計2萬個 IS 支持者帳號,其中近60%創建於2014年,且發文頻繁,發文頻率超過67%的Twitter活躍用戶。 (資料來自FT中文網、界面)

來源:華爾街日報衛報NBCVerge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