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台灣應否進口美國豬肉?數百民眾示威要求新政府 SAY NO

刊登於 2016-05-31

國民黨立委以豬造型的大道具向行政院長林抗議。
5月31日,國民黨立委將一件豬造型的道具帶進立法院,向行政院長林抗議。

台灣新一屆政府上台後,在是否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台灣簡稱「美豬」)進口的政策上,引發輿論關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委會)主委曹啟鴻日前稱沒有能耐擋住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但5月30日在立法院備詢時又改口稱「沒有擋不住的問題」;外界質疑新政府在美豬問題上前後不一,要求政府清楚交代。

行政院長林全於5月31日首度到立法院報告施政方針,但有數百名台灣豬農及民眾到立法院外抗議。他們高舉「拒絕毒豬」、「民進黨換了位子,也換了腦袋」等標語,部分人試圖衝入立法院未果,期間與警員發生推撞。一名來自台灣中部雲林的豬農對中央社表示,曹啟鴻、林全不應把豬農權益丟在一邊,希望政府能及時回應。

在野的國民黨也參與了這場抗議,要求林全承諾任內不開放美豬進口。立法院外,台南市議員謝龍介、台北市議員王鴻薇主持了抗議活動,帶領群眾高喊「林全下台、毒豬入台」。立法院內,國民黨立委霸佔了發言台,阻止林全上台報告;立法院長蘇嘉全最終宣布休息,令立法院會議空轉了一個上午。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周志偉表示,國民黨嚴格監督民進黨政府,是希望跟人民站在一起,維護人民基本權利;如果政府沒辦法保障民眾食品安全,國民黨不排除升級抗爭。

在國民黨執政時期,馬英九政府主張開放美豬進口,遭民進黨大力反對。但如今民進黨執政後,「劇本」似乎出現了顛倒,變成民進黨主張開放,國民黨堅決反對。

從扁朝(陳水扁政府時期)一路延伸至今的美牛、美豬開放問題,就是台灣國際現實的寫照,也是台灣政黨惡鬥的活教材。

風傳媒社論

是否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是台灣長期面臨的兩難困境。有評論指,一方面出於食品安全、保護本地豬農的考慮,對美豬的開放需要謹慎;另一方面,為了維護台美關係、取得美國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等,台灣又似乎難以拒絕開放。

目前,世界各國對瘦肉精的標準不一。美國允許萊克多巴胺(編注:瘦肉精的其中一種)被添加至牛豬飼料中,用來增加牛豬瘦肉比例,而台灣從2006年起禁用萊克多巴胺。2012年,台灣立法院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允許牛隻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並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進入台灣市場,但尚未開放豬肉使用萊克多巴胺。

台灣方外智庫創辦人暨執行長詹滿容指出,雖然美國經常表示美豬瘦肉精含量對人體無害,但在國際貿易談判上,尊重各國政府與民間對瘦肉精的容忍度仍是常見做法。他還指出,台美雙方畜牧產業中,牛肉市場大致互補,而豬肉市場則存在競爭;即便台灣樂意開放牛肉市場,也不代表豬肉可以比照為之。

詹滿容建議台灣政府對食物成分作正確的說明,並評估開放美豬的利弊得失,包括是否瓜分或擴充台灣豬農在雙邊以及未來多邊的利益。在與美國進行經貿談判時,他認為台灣必須務實面對自我定位,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60﹣70
台灣大學獸醫系名譽教授賴秀穗2011年接受台灣蘋果日報採訪時表示,美國有2至3成牛隻用瘦肉精,豬隻則有6至7成用瘦肉精。

聲音

國民黨任內有能耐不開放美豬,為何民進黨抵擋不住?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周志偉

淪為在野黨,要抗爭、要杯葛,邏輯要弄清楚……再這樣下去,國民黨要重新站起是有困難。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

既然開放已經是抵擋不住的潮流,政府更應該積極推動產業升級,使台灣養豬業與國際市場接軌,讓產業自己有健全的體質面對挑戰。

台灣養豬青年聯盟對 BBC 中文網說

瘦肉精

多屬於乙型-交感神經受體致效劑中的 β2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能加強脂肪的分解,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化學性質十分穩定,主要經尿和膽汁以原型排出。但目前已知萊克多巴胺在排出時,將產生三種代謝物。將瘦肉精添加於豬隻等動物飼料中長期食用,可以促進蛋白質合成,增加動物的瘦肉量、少長脂肪、減少飼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利潤比較高。但較早一代的瘦肉精克倫特羅和沙丁胺醇在過去使用中,曾造成食用的人群中毒跡象,而被多數國家禁用。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中央社中時電子報自由時報風傳媒BBC 中文網蘋果日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