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康城影展閉幕,英國導演堅·盧治再摘金棕櫚

刊登於 2016-05-23

第六十九屆康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得主導演堅•盧治(Ken Loach)在閉幕典禮。
第69屆康城影展中,英國左翼導演堅•盧治(Ken Loach)獲得影展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當地時間5月22日晚,第69屆康城影展閉幕,英國左翼導演堅•盧治(Ken Loach)憑借影片《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獲得影展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我是布萊克》講述了一名因患心臟病無法工作、但又無法申請社會福利金的英國木匠,在貧窮與臃腫的行政機構間掙扎求存的經歷。導演堅•盧治在領獎時批評英國的財政緊縮政策:「我們當前所處的新自由主義世界很有可能會導致一個災難性結果。我們有可能也有必要創造另外一個新世界。」現年79歲的堅•盧治曾在2006年以影片《風吹麥動》(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摘得同一獎項,他還是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得主。

重要性僅次於金棕櫚獎的評委會大獎(Grand Prix)則意外頒給了「康城嫡系」、加拿大導演澤維爾•多蘭(Xavier Dolan)的《只是世界盡頭》(Juste la fin du monde)。《只是世界盡頭》根據尚·呂克·拉高斯(Jean-Luc Lagarce)的同名戲劇改編,講述了一位同性戀作家在離家12年後回到家中,向家人宣告自己即將離世,及此後產生的一系列失調的家庭關係。

年僅27歲的多蘭已經第五次入圍康城影展,是本次影展最受矚目的導演之一。不過,《只是世界盡頭》在康城首映後,無論場刊打分還是影迷反饋均劣評如潮。得獎消息公布後,衛報稱「這部電影令人厭憎,新聞發布室里充滿憤怒」,《Time Out》電影編輯Dave Calhoun則在社交網站Twitter表示,「這才是世界盡頭」,《Variety》電影記者Guy Lodge更認為,「將評委會大獎頒給多蘭可能是康城影展這麼多年裏做過的最爛決定。」

本屆康城影展的最佳導演獎由拍攝《代客購物》(Personal Shopper)的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與執導《畢業會考》(Bacalaureat)的基里斯汀•穆基(Cristian Mungui)分享,奧利維耶•阿薩亞斯也是香港女演員張曼玉的前夫。

最佳編劇花落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拍攝和編劇的影片《推銷員》(فروشنده)。同樣憑借《推銷員》摘獎的還有伊朗演員沙哈布•侯賽尼(Shahab Hosseini),他獲得了本屆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獎;菲律賓女星傑克琳•荷西(Jacklyn Jose)則憑借《羅莎媽媽》(Ma' Rosa)中的羅莎媽媽一角榮膺最佳女主角。

鼓勵性質的評審團大獎頒給了英國獨立導演Andrea Arnold的影片《美國甜心》(American Honey),獎勵最佳長片處女作獎的金攝影機獎頒給了法國導演烏達•本亞米納(Houda Benyamina)執導的《女神們》(Divines) ,榮譽金棕櫚獎則由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曾出演《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法國演員讓•皮埃爾•里奧(Jean-Pierre Leaud)領取。

在「一種關注」單元中,芬蘭導演尤霍•庫奧斯曼恩(Juho Kuosmanen)執導的黑白電影《奧利最開心的一天》(Hymyilevä mies)獲得了一種關注大獎;深田晃司執導、淺野忠信主演的《臨淵而立》(Harmonium)摘得評委會獎。美國導演馬特•羅斯(Matt Ross)則以《神奇隊長》(Captain Fantastic)獲得導演獎。

在與康城影展平行舉行的獨立單元「導演雙週」中,年僅26歲的阿富汗女導演夏哈巴努薩戴特(Shahrbanoo Sadat)憑借長片處女作《狼和羊》(Wolf and Sheep)獲得 CICAE 藝術電影獎,這部電影的拍攝也獲得了康城(康城)電影基金項目(Cannes Cinefondation)和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的支持;獲得 SACD 獎的則是法國女導演 Sólveig Anspach 的遺作《水中效應》(L’Effet AquatiqueSólveig Anspach),她於2015年8月病逝。特別提及的 SACD 獎則給了獲得主競賽單元金攝影機獎的影片、法國導演烏達•本亞米納(Houda Benyamina)執導的《女神們》(Divines)。

21
本屆康城影展主競賽單元共有21部影片角逐獎項。

聲音

這是一個集體的決定。我們需要考慮所有的變量,這不是奧斯卡那樣的投票制。我們將獎項作為整體看待。這(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需要)非常嚴謹。

本屆影展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澳大利亞導演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回應媒體對評獎結果的質疑

一次相當精彩的競賽被眼瞎的評審浪費了。

著名法國電影雜誌《電影手冊》的官方Twitter帳號

相比更具商業氣質的《海街日記》,《比海更深》回歸了更為日常的是枝裕和,真摯而又感人。或許是與之前風格太過於相近,本片也被康城下放到了「一種關注」單元。問題就是,康城為啥不下放同樣風格重複的達內兄弟、肯洛奇呢?而總是侯孝賢、阿比查邦、河瀨直美這些亞洲導演被欺負呢?

電影公號「深焦」

康城影展

康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創辦於1946年,它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影展之一。直到2002年,影展才把官方名稱定為「康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康城影展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康城影展的正是單元包括正式競賽長片、正式觀摩長片(非競賽)、一種關注、正式競賽短片、電影基金會,另有平行單元國際影評人週和導演雙週。(資料來自维基百科)

來源:衛報HollywoodreporterBBCIndependent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