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中國財政部網站發文稱,國務院審定通過《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對地方和中央企業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給予獎補,鼓勵地方政府、企業和銀行及其他債權人綜合運用兼併重組、債務重組和破產清算等方式,實現市場出清。
該專項獎補資金規模為1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基礎獎補資金佔80%,將結合退出產能任務量、安置職工人數、困難程度等按因素分配;而梯級獎補資金佔20%,同各省、中央企業化解過剩產能任務完成情況掛鈎。
鋼鐵、煤炭行業是我國經濟運行的重要基礎性行業,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受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不足的影響,鋼鐵、煤炭行業形成了大量的過剩產能。積極穩妥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脱困發展,是我國經濟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任務。
「去產能」被定為今年中國經濟的五項重點工作之一,而化解過剩產能將勢必導致大量工人失業。早在今年2月29日,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便透露,預計煤炭、鋼鐵行業共有180萬名職工面臨失業,中央財政將會拿出共計1000億元人民幣進行失業職工安置。人社部在具體的安置渠道上明確了四大方向:鼓勵企業挖掘現有潛力,在本企業內部安置職工;促進轉崗就業創業,啟動就業扶持計劃;對符合條件的職工實行內部退養;設立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就業困難職工。
除了提供專項資金外,中國財政部本次還表示,會繼續實行鋼鐵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鋼材保税,對煤炭企業的增值税、城鎮土地使用税以及發電資源綜合利用税實行優惠政策等。
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宣布將中國鋼鐵的進口關税提高至522%,以對抗中國鋼鐵依靠低於市場價進行出口傾銷。這項規定具體適用的是中國製造的用於生產汽車、海運貨櫃和建築材料的冷軋扁鋼。美國商務部認定該產品在美國以低於成本價銷售,並獲得了不公平的補貼。
去年12月,美國商務部初步裁定,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冷軋扁鋼徵收最高227.29%的「反補貼稅」;本次最終裁定則將反補貼稅從227.29%提高至256.44%,並增加265.79%的「反傾銷稅」,兩者累計達522%。路透社指,受到影響的中國企業包括寶鋼集團、鞍鋼集團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本溪鋼鐵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等。
此外,美國一些大型鋼鐵製造商也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提交文件,要求全面禁止中國鋼鐵進口。美國鋼鐵業表示,過去一年美國有1.2萬鋼鐵工人由於中國的鋼鐵傾銷而遭到裁員。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於18日回應稱,「美方在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採取了很多不公正做法……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該負責人強調,「當前全球鋼鐵產業面臨的經營困難、產能過剩等問題是由於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需求不振造成的,需要各國協同應對。簡單頻繁地採取貿易保護措施,無助於從根本上解決各國鋼鐵產業暫時面臨的困難。」
中美兩國最近在多個產品上的貿易關係變得緊張,雙方此前在包括雞肉產品在內的許多貿易問題上均存在分歧,而鋼材被認為是其中最為敏感的問題。
聲音
中國不是市場經濟,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構成不正當的競爭,危害整個歐洲工業以及數百萬的就業位置。
如何有效解決這些緊迫問題,中國國內還存在分歧。以產能過剩和房地產庫存為例,它們都是過去無效投資或低效投資的代表,佔用了大量的資金和金融資源。
今年全球經濟形勢異常複雜,所以我們要更加主動作為,掄起金箍棒應對挑戰!
產能過剩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