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兩小時,兩萬元,拍一張法國黑白電影風的肖像照

充滿黑白電影韻味及突出人像臉部線條,上面並刻印着Studio Harcourt字樣的黑白照片,成為了巴黎的風尚指標。

刊登於 2016-05-14

Studio Harcourt攝影棚。
Studio Harcourt攝影棚。

Studio Harcourt(雅顧)的照片是年輕演員的入道儀式,高級手工行會結業證書,是他真正的專業身份證。如果他沒有碰過雅顧的聖燈,能算真的登基繼位了嗎?這長方形的框架,首次顯現了他完美的面容,以及他打算畢生扮演的聰明、敏銳或狡黠的神態,憑這張正式證書⋯⋯保證他獲得一張臉的永久收益,從本次洗禮之日起,這張臉就收穫了經久不變的光彩。

羅蘭巴特,〈雅顧的演員〉/《神話集》,1957

周迅。
周迅。
嚴培明。
嚴培明。
岳敏君。
岳敏君。
蘇菲瑪素。
蘇菲瑪素。
范冰冰。
范冰冰。
任達華。
任達華。
賈樟柯。
賈樟柯。
葛優。
葛優。

來自法國巴黎、創於1934年的雅顧,專門以人像攝影為主要業務,上門客戶不乏商賈名媛,以及大批的電影紅星,其名聲之顯赫,就連著名法國文學家羅蘭巴特都特別撰文,把雅顧造像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描述。

雅顧影樓由當年活躍巴黎社交圈的傳奇女攝影師Cosette Harcourt、巴黎新聞媒體老闆Lacroix Brothers及著名時裝設計師Nina Ricci的兒子Robert Ricci一起創辦。那是一個傳統工藝遇上工業現代化衝擊的年代,黑白電影開始盛行,攝影工業亦開始成熟,人們開始享受活在五光十色的鎂光燈下的繁華璀璨,自然對造像留影感到莫大的興趣。

Cosette Harcourt便是看準了這個新潮而特地開設影樓,結果真的吸引了一群社交及商賈名流光顧,當中不乏大家熟悉的政治、電影及藝術文化名人,包括起初的Jean Cocteau及Josephine Baker,還有二戰後的Edith Piaf、Brigitte Bardot及Alain Delon等等。

漸漸地,充滿黑白電影韻味及突出人像臉部線條,上面並刻印着Studio Harcourt字樣的黑白照片,成為了巴黎風尚指標;雅顧的顧客群裏擁有大量電影明星的事實,亦讓他們的名氣日盛。

Studio Harcourt設於香港的影樓。
Studio Harcourt設於香港的影樓。

自此,一張Studio Harcourt黑白造像成為許多人心中留住永恆一刻的標記。1976年,Cosette Harcourt去世,雅顧輾轉落在不同經營者手上,至2000年,時任法國文化部長的Jack Lang,提出由法國政府收購雅顧1934至1991年製作的攝影負片及檔案照片,其中負片為數大概500萬張,大約是55萬位顧客的造像,名人約有1500位,可想而知雅顧在這半世紀裏的海量製作。

也許是這些維持了數十年而從未改變的黑白造像風格,承載了某種跨越時空的魅力,啓發如今雅顧的經營者,讓他們想要衝出巴黎,到海外開設分店,而他們第一家分店便選擇了香港作為據點,預備6月正式開幕。

宛如電影場景般的拍攝體驗

雅顧造像的特色,在於以光作為雕塑工具,為造像的人物進行影像雕塑,而這些光源主要便來自拍攝黑白電影所使用的鎢絲燈,所以在雅顧,燈光師的角色和攝影師同樣重要。雅顧駐港總經理Elisa Ghigo Barthelemy表示,為了完善雅顧香港分店的製作水平,他們特地從法國委派攝影師及燈光師來港,為在本地招募的數位專業攝影師及燈光師進行培訓。

到雅顧造像的客人,首先要在化妝室裏上妝,雅顧自家的化妝用品全部以黑白電影的標準設計,目的是要突出客人的臉部輪廓及線條,加強影像效果,和我們日常使用的化妝品不盡相同。

內部走廊掛了許多亞洲明星肖像。
內部走廊掛了許多亞洲明星肖像。

然後客人便會給引領進入一個漆黑的房間,內裏前後左右擺放了多支鎢絲燈,待客人坐到中央位置後,燈光師便開始調校這些鎢絲燈光投射到臉上的角度,你會有種走進電影片場的感覺。然後攝影師開始透過鏡頭觀察,和燈光師一起評估燈光強弱及投射的適合度,這過程需要客人坐定不動,動輒要十數分鐘方能完成,而且攝影師和燈光師更會要求客人,當決定了燈光投射的角度後便絲毫不能移動,保持同一姿勢,不然只要稍稍移動臉部,哪怕只是一兩度之差,他們都得重新調校燈光。

整個過程約需兩小時,除黑白外,雅顧亦有彩色照片供選擇。之後他們會把經由顧客挑選的造像檔案送去巴黎總部進行後期修飾,以24 X 30釐米格式,用高級藝術用紙印製照片一張,並印上Harcourt Paris標誌,以Harcourt盒子盛載。這張照片亦會在雅顧圖庫進行驗證和註冊,日後若想重印亦可。整個過程收費2萬2千元港幣。

在隨時隨地都可用手機自拍、修圖的年代,如此花費時間、煞有其事的攝影過程與昂貴的攝影費用是否物有所值?端看每個人心中對於傳統攝影技藝與美學的價值衡量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