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2016美國大選

既然無法阻止特朗普,共和黨大佬們想和他好好談一談

刊登於 2016-05-13

#2016美國大選#美國

國會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 Paul Ryan 。
國會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Paul Ryan)。

當地時間5月12日,被視為共和黨總統「準候選人」的特朗普(Donald Trump)與共和黨籍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Paul Ryan)會面。會面後兩人發表共同聲明,稱將「致力於完全團結」助共和黨贏得本屆總統大選。但就在一週前,瑞安還指「沒有準備好支持特朗普」,而特朗普也回應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支持瑞安的主張」。

我們有很大機會團結共和黨,並取得今年秋天的大選的勝利。我們將致力於完全團結以達成這個目標。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瑞安

CNN分析指,這次會面無論對共和黨建制還是對特朗普來說都有分水嶺意義。兩人在共同聲明中說,雙方進行了一次很好的交談,「坦誠交流了我們的分歧」,但也意識到「在許多重要領域有着共同立場」,稱雙方還會展開進一步討論。

在記者會上,瑞安表示此次對話讓他「很受鼓舞」。他表示,特朗普能以這樣的優勢擊敗任何其他的共和黨參選人,在共和黨歷史上是「相當前所未見的」。分析認為,瑞安非常希望將特朗普為數眾多的支持者轉化為共和黨的支持者。

據與會的參議員透露,雙方在會上交流了移民政策、稅收政策、貿易議題、墮胎議題和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提名等。多名參議員表示,特朗普私下為人和藹可親,共和黨參議院多數黨黨鞭康寧(John Cornyn)說,特朗普在公眾前的形象只是一種表演。

CNN還引述知情人士指,特朗普在會上表示,當選總統後會參考保守派團體的意見擬定大法官任命的候選名單,還向在場的共和黨領袖們征求建議人選。今年3月16日,現任總統奧巴馬已經提名了被認為是中間派的上訴法院法官加蘭(Merrick B. Garland)為第113位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2月13日過世的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

特朗普備受爭議的挑釁話語也成為會上討論的內容。多名共和黨參議員認為,特朗普需要改一改他的發言風格,康寧表示,特朗普在談到驅逐穆斯林的問題時表示「有一些方法可以讓這些議題聽起來不那麼有攻擊性」。

 2016年5月12日,華盛頓,特朗普與眾議院議長瑞安會面後離開。
2016年5月12日,華盛頓,特朗普與眾議院議長瑞安會面後離開。

安排這次會面的是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林巴斯(Reince Priebus),他會後表示瑞安與特朗普交談友好,或許很快就將進行下一輪會談。不過CNN引述瑞安的一名親信表示,瑞安其實仍沒有準備好要支持備受爭議的特朗普。

特朗普的一名高級幕僚也表示,這次會談只是一個開始,特朗普團隊「根本沒有期待」立即得到瑞安的支持。特朗普自己在會面後也說,不介意慢慢來,「我們總會達到目的的」。

此前,2012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曾公開批評特朗普不適合做總統;瑞安也曾指責特朗普驅逐穆斯林的說法「不是保守主義」,但在與特朗普會面後,他又稱是保守主義的「核心原則」將他和特朗普連在一起。

在魯比奧(Marco Rubio)、克魯斯(Ted Cruz)和卡西奇(John Kasich)相繼退選後,特朗普已經成為了共和黨內總統提名的「準候選人」。分析指,面對如此形勢,共和黨如果想在大選中取勝,只能與特朗普修好。

但有分析指出,在確定支持特朗普之前,共和黨需要確認他在當選後不會與共和黨所主導的國會兩院作對,也不會破壞共和黨建制苦心經營的政策議程。

49:51
據民調機構 Gravis Marketing 5月10日公布的最新結果顯示,若最後是希拉莉和特朗普競爭總統,51%的人會支持希拉莉,49%的人支持特朗普。

聲音

絕大多數美國人並不喜歡美國目前的前進方向。

保羅•瑞安

事情進展得非常順利!

特朗普

特朗普得到候選提名要歸功於共和黨的這位領袖(指瑞安,Paul Ryan)和他所倡導的政策。共和黨在過去8年中,成了一個反女性、反拉丁裔、反穆斯林、反中產、反環境、反奧巴馬乃至於反對一切的共和黨,正是這些造就了特朗普。

民主黨內華達州參議員、參議院少數黨領袖 Harry Reid

保羅•瑞安

保羅•戴維斯•瑞安(Paul Davis Ryan,1970年1月29日-),是美國眾議院議長,來自威斯康星州第1選區,自1999年起任職眾議院議員。1998年,瑞安在美國眾議院大選中獲勝,接替共和黨人馬克•紐曼(Mark Neumann)成為眾議院議員,現在是他的第七個任期。 2012年8月11日,瑞恩被選為米特•羅姆尼的副總統競選搭檔,在11月的大選中敗於尋求連任的奧巴馬總統與副總統喬•拜登,但仍然保留了眾議員的職位。2015年10月29日,瑞安正式接任約翰•貝納出任美國眾議院第54任議長。(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BBC紐約時報CNN衛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