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哈佛70多年研究揭示幸福的關鍵因素

刊登於 2016-04-21

哈佛大學70多年研究顯示,人們與周遭親友建立良好的關係是幸福生活的關鍵因素。攝:Dan Kitwood/Getty
哈佛大學70多年研究顯示,人們與周遭親友建立良好的關係是幸福生活的關鍵因素。

什麼使人感到生活幸福?財富、聲望還是事業?哈佛大學一項歷時70多年的研究認為,讓人幸福的並非這些成就,與家人、朋友等身邊的人建立良好關係才是幸福生活的關鍵因素。

我們的研究一再顯示,最能與家人、朋友和社區水乳交融的那些人過得最好。

研究現任負責人羅伯特·瓦爾丁格(Robert Waldinger)

這項研究來自「哈佛成人發展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自1938年啟動以來追蹤了數百名哈佛大學男性校友的生活情況,其中包括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甘迺迪。1970年代,該研究和另一項關於波士頓貧困區男性的研究合併,令研究樣本更具多樣性。

研究項目已經歷了4任負責人,現任負責人是哈佛大學精神疾病專家羅伯特·瓦爾丁格(Robert Waldinger)。他在2003年接手後擴大了研究範圍,將被研究的男性的妻子和孩子也納入其中,以觀察家庭關係對幸福生活的影響。

瓦爾丁格在一次 TED 演講中介紹道,那些不想孤獨、卻將自己孤立起來的人會更不快樂,他們的健康狀況在中年前期就開始下降,大腦功能也很快開始退化,而良好的、親密的關係則可能延緩衰老。不過良好的關係不代表不吵架,瓦爾丁格稱一些研究中的老夫妻雖然天天吵架,但只要他們覺得在遇到困難時可以相互扶持,這些爭吵就不會對他們的記憶力造成損傷。

瓦爾丁格還強調,對幸福的影響程度也取決於關係的質量、親密性、穩定性和持久性;一些非正式的關係則不能讓人幸福,例如社交網絡上的偽關係、含有家庭暴力的婚姻等。

瓦爾丁格承認,相關研究發現的只是相關性,而非因果性;但他也表示,根據幾十年來對受訪者的研究,他有信心認為強大的社會紐帶和長期的幸福健康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他因此建議人們從小事做起,例如多與人交流以提升自己的幸福度,而不是只顧低頭玩手機。

700
羅伯特·瓦爾丁格在 TED 的演講已獲得超過700萬人次觀看。

聲音

在家庭以外的人際關係中也存在類似的模式。在退休後積極結交新朋友來取代舊同事的人,比脫離工作後不用心維繫強大社交網絡的人更加快樂和健康。

研究現任負責人羅伯特·瓦爾丁格

給自己更長的午休時間,和同事一起度過,或者打電話約一個遲遲沒能見面的朋友,這些對你的健康有好處。

華盛頓郵報

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是人際關係的一種,有如下幾個特點:持久的行為相互依存、經常的相互作用、情感依戀、需要精神上的滿足感。雖然在親密關係上系統性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但是親密關係的社會思想和分析可以追溯到早期希臘哲學家。早期的學術研究同樣對親密關係很感興趣,不過這只限於在兩個人或小團體範圍內的研究,很少涉及到競爭與合作、協商與談判、服從與反抗行為的研究。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Washington PostTED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