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香港皇都戲院評級惹爭議,古諮會暫緩表決

刊登於 2016-04-19

屹立北角六十多年的皇都戲院,早前獲古物古蹟辦事處建議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古諮會開會討論是否通過建議。攝 : Anthony Kwan/端傳媒
屹立北角六十多年的皇都戲院,早前獲古物古蹟辦事處建議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古諮會開會討論是否通過建議。

作為香港歷史悠久的建築物,北角皇都戲院的歷史評級近日引發爭議。負責為香港古蹟評級的香港政府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此前建議將其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即歷史評級中最低的級別。但4月18日,負責審議古蹟辦評級的法定機構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諮會)開會,多名委員都認為皇都戲院兼備歷史及建築價值,建議評為高於三級的歷史建築。古諮會主席林筱魯也認為,由於古蹟辦未提供足夠資料,加上戲院暫無拆遷壓力,將押後表決皇都戲院的評級問題。

在香港,能否獲得較高的歷史評級,是歷史建築能否被保存下來的關鍵。位於灣仔軒尼詩道的歷史建築「同德大押」,就在去年因政府批准其改建計劃,而古諮會維持其「三級歷史建築」的最低評級,最終難逃被清拆的命運。

不願香港少了一個可以講故事的建築物。

古諮會委員、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鍾寶賢

皇都戲院於1952年開業,最初名為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1959 年易名為皇都戲院(State Theatre)。它是香港戰後戲院建築中最古老的一幢,屋頂的拋物線狀飛拱、外牆的「蟬迷董卓」浮雕等都獨具特色。戲院後於1997年結業,被改為現時的桌球室。

早前有傳聞指,香港新世界集團關連財團有意收購該戲院,引發香港市民及保育團體關注。國際專業保育組織 Docomomo International 於3月23日就戲院發出「文物危急警示」,並去信古諮會主席林筱魯,要求避免戲院遭清拆。民間保育團體「活現香港」更發表了皇都戲院評估報告,指戲院不僅有建築價值,也有重要的文化和歷史價值,例如一代歌后鄧麗君17歲時曾在那裏演出。

古蹟辦人員在4月18日的古諮會會議上表示,之所以建議將皇都戲院評為三級,是因為戲院在「保存原貌」一項上得分較低,尤其是戲院已被改為桌球室,已令人「無辦法想像(曾經)是一個戲院」,且昔日觀眾入場的進出口已變成店舖。

但古諮會委員何培斌認為,古蹟辦評審小組沒有好好研究建築內部,指商鋪裏面或許還能見到昔日戲院的痕迹。另一委員林中偉也指出,不是每項得分都高才能評到較高的級別,例如香港的百子里僅因歷史價值高(與辛亥革命有關)就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林筱魯會後表示,委員對於皇都戲院內部結構的改動情況,以及對於香港戲院發展的重要性,掌握的資料都不多,倉卒決定評級並非負責任的做法。至於古蹟辦何時再向古諮會匯報,他則表示不會設時間限制,希望對方重新作出透徹的評估。

64
皇都戲院至今已有64年歷史。

聲音

在電視及家庭娛樂未普及的年代,上戲院看電影就是大眾的主要娛樂。然而,這些為廣大市民提供快樂並見證了香港電影業興衰的重要地標卻一一灰飛煙滅。正因如此,更顯得倖存的皇都戲院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社會價值。

「活現香港」報告

集商住用途於一身的皇都戲院大廈,其建築結構獨特,且是很多市民的集體回憶,可是敵不過傳統大型戲院式微的趨勢,部分地方早已分間成眾多小店鋪。這個位於電車路旁的殘舊建築物,已經成為地產商收購重建的目標。

星島日報社論

皇都戲院可獲更高評級,至少一級或者古蹟,因其屋頂獨特,類似的舊式戲院已拆得七七八八(拆得差不多了)。

古諮會委員林中偉

香港文物建築評級

分為三個級別,其中一級歷史建築指具特別重要價值而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的建築物;二級歷史建築指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築物;三級歷史建築指具若干價值, 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古物諮詢委員會 (古諮會) 於2009年3月公佈全港1444幢歷史建築物的評估工作已經完成。建議評級公佈以後,古諮會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 (古蹟辦) 提供的資料和公眾的意見,逐步確定每幢建築物的評級。古諮會亦會就一些公眾提出的新項目作文物價值評估和評級。 (資料來自古蹟辦網站)

來源:明報蘋果日報文匯報星島環球網香港01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