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給家長的信

馮振業:人本就該用自己最出色的本領謀生

你若是要圈養孩子,只容許他們在你設置的小圈內移動,他們無得做「走地雞」,只能做「籠裏雞」。

刊登於 2016-04-15

#親子#給家長的信

【編者按】在紛擾的世代,似是而非的價值觀,莫衷一是的說法,讓家長越來越迷糊。我們希望透過一封封給家長的信,集結兩岸三地的智慧,期望為人父母的,可從中找到新的視點,增加大小同行路上的能見度。

馮振業。作者提供
馮振業。

家長們:

最近坊間流傳很多嚇人的小學數學題,不但考起小孩,也令很多爸爸媽媽苦無頭緒。作為一個數學科老師的老師,我也無法理解,學校為何要把這些解難挑戰當作功課分派給學生,人人有份。這種題型,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應付得來的,即使應付得來,也未必人人願意做。

為孩子好。

這是很多老師和家長的解說。為了孩子好,學校要給孩子艱深的數學題,好鍛練他們的解難能力;為了孩子好,家長得全力配合學校,面對艱深的功課,我們有責任「死都死掂佢」(死也要搞定它)……

記得很久以前有齣電影叫《小孩不笨》,那小孩的媽媽整天就說“For your own good”。這些年來,我們因為這句說話,在孩子身上所做的錯事還不夠多嗎?世事包羅萬有,若真的想為孩子好,在我們付出之前,為什麼不先問他需要什麼呢?

現在不少家長期望子女能做得比別人出色,於是爭相逼迫孩子接受一些他們不願意接受的挑戰。這樣做不止製造挫敗,還剝削了孩子接受其他合適挑戰的機會,最終可能淪為迫魚兒學飛天,叫羊兒學潛水的荒謬勾當。

我從小體弱多病,多跑兩圈也氣喘,卻喜歡動腦筋,猜謎語、解棋局、找不同都是我喜愛的玩意。我的家人和老師沒為難我,從沒硬塞我到運動場上參與競賽,否則我一定沒命。

有些孩子卻剛好相反,喜歡體能挑戰多於智力挑戰,你硬把他綁在椅子上要他動腦解難,那究竟為着什麼呢?

早前網上瘋傳的小學數學解難題,令很多家長都舉手投降。
早前網上瘋傳的小學數學解難題,令很多家長都舉手投降。

今天的家長,學歷愈來愈高,智慧卻未必同步,他們很多都缺乏了洞察世情的深度。其實只要你願意,想認識你孩子的需要,根本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辦到。你大抵只需花一天時間,先收起你的偉論和絮語,靜靜的觀察他一天的日子怎樣過,你自然會看得明明白白。

問題是,即使他把需要告訴了你,你願意回應嗎?例如說,他需要的其實只是玩樂呢?

很少家長能明白,玩對一個人的好處有多大。當年讀大學,家人都反對我學數學,只想我念會計等比較能賺錢的學科。我卻一心以糊口為目標,沒想過賺大錢,人生,最重要有得玩。

你以為玩物一定喪志?玩樂世界,是世上最大的「學堂」,很多綜合的本領,做人做事的竅門,都可在遊戲中學習回來。

譬如玩牌,手執一副爛牌,你會指望赢嗎?不,你只會想如何輸少一些,以不被對方「大炒」為目標。又例如下戰棋,兩個人對奕,實力不同,大家的戰略目標都不同。敵方可能要在指定時間內帶領軍團推進二十米,我方則要想盡方法欄截。高下往往不在於輸贏,而是你有沒有把你手上的資源,發揮得最好。

玩遊戲,學懂這樣看世界,現實生活,本應如此。

我們為人父母的,應該用比較單純的心態去看待子女。世界正在急速轉變,你憑什麼還認為,孩子今天所學的,到將來還會適用呢?他是什麼人,就讓他做什麼人好了,給他空間時間,充份發揮自己的本領。說穿了,人本就應該用自己最出色的本領來謀生,因為喜歡,才會有熱情、有毅力、有勇氣、不怕難、不會累,不放棄,這才會做得好。

你若是要圈養他們,只容許他們在你設置的小圈內移動,他們無得做「走地雞」,只能做「籠裏雞」,然後你反過來嫌他們的肉質不好吃,你說是誰的錯?

馮振業 香港教育學院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