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誰選立法會?

圖片故事:學民思潮成人禮

學民思潮停運,即將組成新參政團體,這群90後學生在政治運動中走過怎樣的成人禮?未來又可能給香港政治帶來什麼新想像?

端傳媒記者 孫賢亮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03-21

#立法會#影像#香港

2016年3月20日,20歲的黃之鋒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近五年的學民思潮「永久停止運作」,包括他本人在內的10名核心成員將於4月中成立「參政團體」,大部分其他成員則將在半年後成立一個新的學生組織。

從組織成立第一天便開始運作的學民Facebook專頁換上了寫着「無憾告別、重新啟航」的封面圖片,發出感言、新聞稿及現場直播。這些內容,是給該專頁33萬粉絲的最後更新。

2012年,學民思潮於旺角行人專用區舉行反國民教育洗腦活動。攝:林亦非/端傳媒
2012年,學民思潮於旺角行人專用區舉行反國民教育洗腦活動。

2011年5月29日,當時還是中學生的黃之鋒、林朗彥與鍾曉晴三個人,為了反對港府打算設為必修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以下簡稱「國教科」)而走在一起,成立香港第一個中學生政團「學民思潮」並擔任召集人。

那一年,他們三人分別是15歲、17歲和18歲。

學民思潮一度發展迅猛,成立兩年後,已有約500名成員、50名核心成員,大多數是中學及大學低年級學生,籌款能力幾乎是香港民主派政團之首。

與大部分政治團體不同的是,學民思潮並沒有一個持續性的關注領域或者綱領,他們定位在「議題型」團體,只聚焦在單一議題,再加之學生身份的不穩定性,團體的人員流動較大。到了2014年,學民思潮的成員約有300名;2015年,則降至約120名成員,核心成員約30人。

宣布「停止運作」的記者會氣氛平靜而輕鬆,核心成員悉數到場,包括召集人黃之鋒、19歲的發言人黃子悅、19歲的前發言人周庭等人,他們絕大多數已經中學畢業,進入成年。

黃之鋒說,停止運作的決定由成員大會集體表決決定,獲得9成出席成員的贊同。他說:「成員將分別成立不同組織,於不同的崗位上繼續為香港的未來奮鬥。……但願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依舊能夠街頭上再見。」

如果說政治運動是學民思潮的成人禮,從學民思潮走出的新世代力量,可能給香港政治帶來新的想象。那麼,在學民思潮「解散」的此刻,不妨回顧一下,回歸前後出生的這個世代,又是如何在十幾歲的年紀,就選擇了一場這樣的成人禮。

學生公民,為反國教而創

「反國教之後,我們想過解散,畢竟最開始成立學民思潮就只是為了反國教」。學民創辦人之一、1994年出生的林朗彥,在2013年接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的專訪時說道。

2007年6月30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港時曾稱,「我們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加強香港和內地青少年的交流,使香港同胞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這句話被寫入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2007-08年的施政報告中,該報告專闢一個小標論述「國民教育」。至2011年5月5日,政府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諮詢稿」,建議將此科列為必修。

國教獨立成科的必要性在香港社會引起爭議,相關教材與參考書亦被質疑避談六四事件、只講正面國情、過於褒獎執政黨。另外,當局舉辦公眾諮詢的對象僅限於教師及家長,學生則被排除在外。

這一切促成了一班想要表達意見、反對國教科獨立的的學生走在一起,在2011年5月29日創立「學民思潮」。這個團體名字的靈感源於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流行的「思潮」二字,並傳達「學生公民」理念。

最初的召集人是3個:同為匯基書院(東九龍)學生的林朗彥與黃之鋒,兩人於該校學生會相識,以及2010年成立「九十後動員」的鍾曉晴。同年,林朗彥退居幕後,負責文宣設計與行動策劃。

「反國教」的各種行動逐漸開展,醞釀一年多,社會注意到了這個以中學生主打、行動手法新穎的政治團體。他們並在2012年7月,以學生團體身份,第一次聯合了家長與教師團體,組成「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將「反國教」的行動推至更大影響力。

2012年反國教

2012年8月29日,學民突然宣布將於次日下午4時開始升級行動:「埋單計數,撤回課程,佔領政總」。8月30日下午4時,學民正式開始佔領政府東翼前地──並命名這塊地方為「公民廣場」,紮營通宵留守。三位年輕成員凱撒、黃莉莉及林朗彥更宣布絕食3日。

這一場佔領一直持續到9月9日,共計11天。其中,學生、家長與教師的大聯盟有多人宣布加入接力絕食,包括教協副會長黃克廉、教協理事兼退休教師韓連山與時任學聯秘書長李成康等。在這一場佔領期間,每晚的集會都有數千人前來,在7日晚上更達12萬人,是1997回歸至當時,除七一大遊行、六四燭光晚會外最大規模的示威行動。

至9月8日,政府宣布讓步,承諾5年內不會推動國教科。9日,黃之鋒宣布佔領結束。

首戰告捷,下一城:公民提名

2013年七一遊行。攝:林亦非/端傳媒
2013年七一遊行。

為了反國教而創的學民思潮,首戰告捷,幾乎可以說是香港社運史中的一個奇跡。

回歸後的香港,社會或政治運動,要論最終達到訴求目標,僅有2003年「反廿三條立法」大遊行和2012年「反國教」行動兩例。這兩例令當時的公民社會信心大漲,民間參與行動的熱情達致高峰,某種程度上給2014年最大規模的雨傘運動埋下行動方法和心理準備上的伏筆,也足以令「學民思潮」成為香港社運歷程中無法磨滅的一頁。

學民思潮最終沒有因為反國教議題結束而解散,而選擇了自己主攻的下一個議題:「政改」。

北京曾定下時間表,承諾在2017年通過一套政改方案,令香港實現特首普選。這套政改方案究竟是否符合民主原則,成了民眾關注的關鍵。在整個政治體制設計偏向建制派的情況下,公民社會提出各種行動,希望逼迫政府將政改方案的設計透明化、民主化。

其中影響最深遠的就是2013年3月,戴耀廷、陳健民與朱耀明發起的包含了商討、公投與佔領的「佔領中環」運動。學民思潮以率先主推「公民提名」的政改方案參與其中。

在2014年的電子公投中,學民思潮與學聯的「公民提名」方案獲得了30萬票支持,站總票數接近40%。而這一口號也逐漸深入人心,並隱隱成為之後佔領運動的主要訴求之一。

進擊的雙學,被拆的大台

2014年雨傘運動

「公民提名」等所有電子公投中拋出的民間方案,都被擋在了北京人大於8月31日宣布的政改決議方案之外。在這個決議所設定的框架中,特首候選人必須在由親北京人士占主導的選舉委員會中獲得過半票數才有資格參選──這也意味著,民主派參選希望渺茫。

這一方案引發了公民社會的強烈反彈。佔領中環由一個構想,眼看就要演變成實際行動。而學民思潮與學聯率先開場,在2014年9月22至-26日期間,發動了學界罷課,最後一天(26日)的罷課集會移師政府總部附近,當晚10點26分,正在集會上發言的黃之鋒突然號召「重奪公民廣場」,學生們越過保安、翻過圍欄,逾百人闖入公民廣場,提前點燃了佔領運動的火焰。

在幾天後,警方催淚彈清場的硝煙刺激中,小範圍的「佔領中環」迅速演變至蔓延整個金鐘、旺角、銅鑼灣的「雨傘運動」,並持續整整79天。

因闖入公民廣場催化出雨傘運動的黃之鋒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封面,被視為香港年輕一代抗爭者的代表面孔。在雨傘運動中,他嘗試了學民思潮曾在「反國教」中用過的所有辦法,包括召喚「公民廣場」的意念,佔領,絕食,但都無收效。不只是他,所有參與者在雨傘運動中的所有行動,都沒有得到來自政府一絲一毫讓步。

這也令運動在後半期,其非暴力原則不斷被挑戰,學民思潮和學聯也逐漸由最初的「振臂一呼,應者雲集」,變成後來不斷被更激進的新生力量挑戰,運動領袖的權威被質疑,更埋下雨傘運動之後,反對派內部大分裂的引線。

學民一分為二

2014年七一遊行。攝:林亦非/端傳媒
2014年七一遊行。

在今天的社會運動中,學民思潮還有當年的影響力嗎?在本土派與舊民主派迅速分裂的時候,誰也不敢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面對建制的時候,學民思潮的活動空間是大大縮小了。在宣布停止運作的記者會上,黃之鋒透露,在雨傘運動前,他至少能進入30間學校分享,但雨傘運動後,只剩下一兩間。

以中學生為基礎的學民思潮,逐漸被中學校園拒之門外,自身成員也漸從中學畢業;曾主打單一議題的組織,面對近年政治與社會複雜的危機,想要參與,卻也定位尷尬。

今年2月,學民思潮已經透露籌組政黨的想法,但學民曾規定成員不能擁有政黨背景,在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黎汶洛為公民黨候選人楊岳橋助選,也正式退出學民思潮。

所以此次黃之鋒、周庭等學民成員,如果希望籌組政黨,則必須另起爐灶。而其他大部分成員或可以成立新的學生組織,主要關注校園議題與公民教育,在拋下學民思潮已經高度政治化的包袱之後,可以重新進入校園。

學民思潮歷年募款得來、正持有的145萬港幣資金,將有75萬注入「學民思潮法律援助基金」,支援因參與示威而受到訴訟的學民成員,而包括黃之鋒在內的6人將負責基金的審批。另外70萬,則撥給將要成立的新學生組織,作為啟動金。待145萬全部劃出,停止運作的學民才會正式解散。

問到黃之鋒,他在即將成立的政黨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又參與學民基金審批,是否違背學民宗旨。黃之鋒回答:「基金本打算找專業人士打理,但未有時間處理。資金劃撥後學民已解散,所以並非以學民身分審批,不會有利益衝突」。

參加記者會的30位學民成員,都已經是長大成年的模樣。他們圍攏成一圈,手疊手為彼此加油,並在閃光燈鏡頭的團團包圍中,一齊唱歌、自拍留念。黃之鋒當場灑淚,他在記者會中說:「沒有那麼多同學支持,就不會有學民思潮;沒有學民思潮,就不會有今日的黃之鋒。」

「今日告別,街頭再見」,在這句宣言之中,「未夠秤」的學民思潮走入歷史。再也沒有青春的光環,成人禮之後的他們,又會怎樣進入香港真正的政治現實?

2016年,學民思潮停止運作,將成立參政團體及新學生組織。攝:吳煒豪/端傳媒
2016年,學民思潮停止運作,將成立參政團體及新學生組織。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