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陳大鼻:香港海濱不留人?

這麼多年來,香港人有海和海濱,兩者卻沒有關係。因着欄杆,我們跟海的距離大概是最遙遠的。

刊登於 2016-03-13

尖沙咀海旁。攝:IAN TROWER / ROBERT HARDING HERITAGE / ROBERTHARDING/AFP
尖沙咀海旁。

有朋友來香港,晚飯後我帶他到尖沙咀看維多利亞港散步。他成長在內陸城市,要看海定必要經一番顛簸,所以有海必看。望着對岸的廣告牌,朋友讚歎香港的繁華,我卻慨嘆着香港沒有可以逃逸之地。沿海城市運用海洋資源打造城市的個性,縱使香港大部分的城市發展都依着海岸線,海不過是國際金融中心的背幕,而海濱發展只是地產及商業發展的附帶項目。朋友說,那是香港的特色。

唯獨香港的海是那樣的喧鬧,五光十色蓋過海浪之聲。香港的海是可近而不可即。我們沒有興趣走入水中,海邊不可以騎單車或踩滑板、不可以帶狗散步,餐飲店幾乎都是窮人止步。坐在海的面前,我們看到的只有冷酷的欄杆,無情的管理及設計。

消失在港人視野中的海

自殖民時代的維多利亞港起,以至之後發展的新市鎮:馬鞍山、青衣、東涌、屯門,都是靠着海邊的。在是否開發郊野公園的討論中,有人總結我們在山與海之間,選擇了犧牲後者。為了保護水塘,《郊野公園條例》在1976年生效,大致規範了香港陸地的發展地帶。相對地,《保護海港條例》直到回歸前幾個月才立法,但條例也只是保障維港兩岸的海岸線,在完成當時已通過的填海計劃之後,不要再有更多改變而已。

港島北的電車線大部分是沿海而建,填海以後才沒入大廈中間。新填海地帶是商業大廈,軌道對面就是生活的社區,在灣仔特別明顯。讀着那條電車路線,我們知道香港的海曾經是那樣寬闊,跟我們的生活那樣近。海岸線隨着香港發展而變遷,這是海濱發展及設計起步慢的原因。即使海濱可發展的空間定下來,也不代表那是屬於香港大眾的空間。

尖沙咀鐘樓曾經是火車的終點站,在沒有海底隧道的年代,那是過海的一個重要交通點。後來有了香港文化中心,海濱也熱鬧起來,與中環大會堂及皇后碼頭遙相呼應,成為香港重要的公共空間。記得小時候的聖誕新年,父母都帶我們出尖沙咀看燈飾,走累了就倚在欄杆上或椅子坐着休息。那是共享繁榮的年代。

再之後是商場的興起,商戶體認到不能帶來生意的裝飾和海濱都是多餘的,燈飾都摘下來換成室內佈景,關上門做生意。當本地零售業轉向自由行遊客,尖沙咀海濱亦轉為着力於吸引遊人目光。而這個定位時至今日,沒有改變。

直至早年的保衛天星皇后碼頭運動、前年中環碼頭司法覆核案,及上年要關閉尖沙咀海濱做活化工程,市民群起反對,香港市民才慢慢了解到:海對於港人的意義,不止是經濟資源。然而,這並未改變設計者和管理者的思維。2015年初,全權管理「星光大道」的「新世界」公司就大道的改善工程,向海濱事務委員會提交的設計報告,都是服務旅客為主。市民不單反對政府和發展商私相授受,封閉海濱三年,更完全沒有考慮到本地居民的需要。

過度管理與工程設計

撇除尖沙咀及中環,其餘海濱又是什麼樣的命運?

近年,各區的海濱走廊相繼完工,但犧牲的卻是曾經自由的空間。我於馬鞍山成長,差不多整個青春期都在馬鞍山的海邊。記憶中從海典居到錦泰的幾公里路,都只有鐵絲網。每隔幾十米就會有個洞,封了又剪開了。大家都小心翼翼的走下去擋浪的大石,幾個朋友可以這樣聊一個晚上。而隔鄰釣魚的阿叔有時會嫌棄我們太吵,自己跑遠一點。而帶着狗散步的街坊,總是很靈活的在石上走上走落,避開坐着的人。

後來鐵絲網換了圍板,是海濱長廊的工程。長廊附着向內屈的欄杆,架在那些石頭上,椅子設在寬闊步道上的另一旁,再也不能坐着看海。釣魚的阿叔要不換場,擠在較遠的碼頭,要不就冒險爬下欄杆,向遺留下來的石走上去。放狗的只可以走在單車徑邊的行人路。青春期結束,我以為這是成長過程的學習,必須失去醜陋的自由,去換美輪美奐的籠牢。

在海濱設計方面,我們一早就輸了在起跑線之上。因為我們從未真正享有那片土地,而設計者也未有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星光大道沒有椅子、綠蔭,遊人只可以來去匆匆,令這條大道一度成為世上最差的旅遊景點。其與香港其他海濱長廊之弊病,在於過度的管理和工程設計。

以青衣的海濱為例,單是青衣由工業區到青衣東北公園幾公里,就已經分為不同的政府部門或私人機構管理。各單位所側重的地方各有不同,長期下來,為了省時省力,每次有關海濱設計的討論,都會先預設欄杆的存在或分隔單車徑是為保障遊人的安全,而能否讓狗隻進入又是另一個沒有討講空間的議題。我們無法辯駁杞人憂天的安全問題,也只可以眼白白看着被網民票選為最佳公共空間的西環碼頭,也將投入同「無情海濱」的行列。

海濱空間的人本思考

後來走過的海邊城市愈來愈多,從中學習到海濱作為公共空間的重要。

丹麥著名建築師揚·蓋爾(Jan Gehl)自1980年代提倡步行城市,背後指向的就是理解「步行」之深層意義,辯斥現代主義的城市規劃和設計,讓城市失去「生氣」而只剩下「功能」。丹麥的城市設計者認同此理,把哥本哈根的海濱從商業大廈和私人住宅區解封,視海濱為為公共資源。

除了已有的商業活動外,海濱重設計多於設施,遊人可以自由進行各類活動。如高低起伏的步道,讓人漫步從不同角度欣賞美景,甚或一躍而下,在海邊暢泳。為了吸引人到海邊,他們把海濱重新打造為朋友碰面的會合點,行人道向城市不同角落延伸,讓人毋須繞路,隨時可步行到海濱。如此,海濱才真正融入城市發及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這麼多年來,香港人有海和海濱,兩者卻沒有關係。因着欄杆,我們跟海的距離大概是最遙遠的。要連結人和空間,設計應以人的聚合為出發,讓人想停留下來(want to be there)。無論從遊客或是本地人的眼中,一個受歡迎的地方是讓人流連忘返,而不只是「打個卡」就算。

(陳大鼻, 前「創建香港」項目幹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