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2016美國大選

美國大選:歐亞拉美中東多國不滿特朗普崛起

刊登於 2016-03-09

#2016美國大選#美國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攝:Charles Rex Arbogast/AP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

路透社3月7日報導指,已在美國總統大選初選中拿下12個州的共和黨參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因其針對多國的爭議言論,已經引發來自歐洲、中東、拉美和亞洲多國外交官員的不滿和擔憂。3名匿名美國高官向路透社透露了這一消息,指他們在私下收到不少來自這些國家和地區官員的警告和抱怨。同日,墨西哥總統涅托(Enrique Peña Nieto)也發表了迄今為止對特朗普最強硬的評論,將他和納粹領袖希特拉(Adolf Hitler)及墨索里尼(Andrea Mussolini)相提並論。

隨着特朗普繼續發表他的這些言論,有時還(對極端思潮)推波助瀾,世界各國領袖都已對此產生擔憂。

一名美國匿名高級官員對路透社說

3名匿名美國高官對路透社說,大部分不滿都針對特朗普的排外言論,包括他的強硬反移民態度和對穆斯林的極端態度。3人拒絕提供這些不滿來自哪些國家的完整名單,但指出其中包括印度、南韓、日本和墨西哥等。

去年12月初,特朗普曾表示美國應禁止一切穆斯林以任何理由入境美國,直到「我們可以確定和理解這個問題,以及其所帶來的危險威脅」為止。路透社指,多名歐洲和中東政府代表都擔憂這種極端言論會被「伊斯蘭國」(IS)和其他恐怖組織所利用,助長這些組織招募更多穆斯林成為「聖戰士」。

一位匿名北約高官也表示,歐洲的外交家們對特朗普在美國的崛起十分關切,對他目前的受歡迎程度感到難以置信甚至恐怖。這名高官還說,在歐盟本身正面臨生死存亡問題的關頭,美國的支持是尤為重要的,但特朗普的外交言論卻呈現出一個更孤立的美國。

涅托此前曾表示不會干預美國內政,因為不想因批評特朗普而助長了民主黨的崛起,但3月7日終於還是開聲反駁。他在對墨西哥當地報紙評價特朗普時說,在人類歷史上的某些時期曾不幸出現了希特拉和墨索里尼式的激進言論,利用經濟衰退下的社會問題去獲得支持度。

3月6日,德國副總理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也公開批評特朗普,將他稱為「右翼民粹主義者」,指他危害和平、破壞社會凝聚力和經濟發展。英國首相卡梅倫(Donald Cameron)也曾在1月批評特朗普,說他的言論錯誤而極端。英國內政大臣文翠珊(Teresea May)也曾公開批評特朗普的言論造成分裂。在特朗普發表極端反穆斯林言論後,英國人更發起要求禁止他入境的聯署,截至1月6日已有56萬英國公民參與聯署。除此之外,特朗普還曾被法國、加拿大等多國官員批評。

分析指出,在美國大選結果尚未明朗的時候,外國政治家通常會避免批評某一候選人,因為要考慮到此人如果當選,可能會對兩國之間的交流合作造成阻礙。但對特朗普的國際批評顯然是個例外。

美國國內也有超過100名外交家在3月2日聯署反對特朗普,其中包括前任副國務卿、前世界銀行總裁佐利克(Robert Zoellick)等。聯署聲明表示會竭力阻止特朗普拿到最終提名,因為特朗普的言論已經使美國在歐洲、中美州、東亞和中東的盟友深感失望。

44 %
根據 CNN 在2月24日至2月27日進行的最新全國民調,特朗普在全美的支持率為44%。

聲音

所有和我聊過的外交官都對特朗普的崛起感到驚訝和擔憂,尤其是來自中東和歐洲的官員。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高管 Elliott Abrams

他(特朗普)光芒四射,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出色和有才華的人。在美國總統大選中,他有着絕對的優勢。

俄羅斯總統普京

不管是特朗普,還是(法國右翼政黨領導人)勒龐(Marine le Pen),還是(荷蘭右翼政治人物)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所有這些右翼民粹主義者不僅危及和平與社會凝聚力,還危及經濟發展。

德國副總理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

語出驚人的特朗普

特朗普自參選2016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初選至今,已經多次語出驚人,屢次登上各大美國媒體頭版頭條,民調卻一直領先。6月16日,他指責墨西哥政府給美國送來的都是毒販和強姦犯;7月18日,他嘲笑共和黨重量級人物、越戰老兵約翰·麥凱恩(John Sidney McCain III)曾被俘虜,根本不是戰鬥英雄;8月8日,他言語侮辱福克斯新聞女主播梅根·凱利(Megyn Kelly);9月9日,他嘲笑2016總統參選人、前惠普公司 CEO 菲奧里納(Carly Fiorina)長得難看;10月22日,他在自己民調落後的艾奧瓦州罵選民愚蠢;11月24日,他嘲笑紐約時報一名身有殘疾的記者;12月8日,他呼籲禁止包括遊客在內的所有穆斯林入境美國。 (資料來自衞報)

來源:路透社衞報新華網RT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