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印度財案推惠農政策,或為邦議會選舉鋪路

刊登於 2016-03-02

2月29日,印度政府公布2016至2017年度財政預算案,出台一系列農業政策,被指或為即將到來的邦議會選舉鋪路。攝:Uriel Sinai/Getty
2月29日,印度政府公布2016至2017年度財政預算案,出台一系列農業政策,被指或為即將到來的邦議會選舉鋪路。

2月29日,印度政府公布2016至2017年度財政預算案。其中一系列農業政策備受關注,包括承諾5年內讓農民收入翻倍,推動多項援助農村計劃,實現農村現代化、電氣化等。

印度財政部長賈特里(Arun Jaitley)於國會發表財政預算案時,首先公布官方預測,指印度在2016年3月底結束的本財政年度 GDP 增長將達7.6%,而在新財政年度,總預算支出為19.78萬億盧比(約合2926億美元),其中包括5.5萬億盧比(約合814億美元)的計劃內支出和14.28萬億(約合2112億美元)的計劃外支出,並將財政赤字限制在 GDP 的3.5%。

預算案提出9大重點領域,包括振興教育事業、推出醫療保障計劃、改善基建及道路網絡、改革繁複的税制以及推動一系列農村援助方案等。

我們堅信公帑屬於人民這項原則,並會肩負神聖的責任,謹慎、精明地將公帑用於人民福利,尤其是那些貧窮和受生活壓迫的人民。

印度財政部長賈特里(Arun Jaitley)

據預算案,印度政府將撥出3850億盧比(約合57億美元)用於推動農村就業計劃、3598.4億盧比(約合53億美元)作為農村福利預算,並將農業信貸目標定為9萬億盧比(約合1331億美元)。

預算案還撥出850億盧比(約合13億美元),用於實現2018年5月前所有農村電氣化的目標。去年4月,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公開承諾政府將在未來1000天內使印度全國逾1萬8000個村電氣化;賈特里29日稱,目前已有5542個村實現電氣化,有信心能在限期前完成目標。

印度政府還推出一系列農業現代化計劃,包括在未來6年花費共1萬零350億盧比(約合153億美元),在285萬公頃農地中設置灌溉系統;目前,印度約有1億4000萬公頃農地,但當中只有一半設有灌溉系統。其餘現代化計劃還包括創造電子農業市場平台、推廣有機耕種、擴大土壤健康資訊計劃等。

一如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此前曾許下的承諾,預算案把達成農民收入翻倍的目標期限定於5個財政年度之內。

分析指,莫迪政府在新預算案中將資源重點投放於農業,是為2016至2017年即將舉行的多場邦議會選舉考慮,其中包括以農業為主的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及人口最多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在去年11月的比哈爾邦(Bihar)議會選舉中,莫迪所領導的國家民主聯盟(NDA)遭遇重大挫敗,僅獲得58個議席,遠低於在該邦執政的執政大聯盟(Grand Alliance)的178席,令外界憂慮莫迪的經濟改革會否在國會遭受阻撓。

另外,為應對嚴重的交通擠塞及其衍生的空氣污染問題,新預算案亦公布將開徵新的汽車銷售税,税率介乎1%至4%之間,按汽車車身長度及引擎排量而定,預計將為印度政府帶來約300億盧比(約合4.4億美元)的年度税務收入。

印度的空氣污染問題嚴重,向來受國際社會批評。在首都新德里,空氣中有害懸浮粒子濃度長期超出歐洲及美國安全標準約15至20倍。據一些環保組織及科學家評估,新德里的汽車廢氣排放「貢獻」了當地整體空氣污染的至少4成。

在開徵汽車銷售税的同時,印度政府亦會在新財政年度撥出9700億盧比(約合143億美元),改善及增建新的道路及高速公路網絡。

70
據 Quartz 引述印度人口普查數據報導,印度全國人口中約有7成居住於農村地區。

聲音

這(指開徵汽車銷售税)是重要的一步。財政部長終於在預算案中引入了污染者自付的原則。

德里科學及環境中心研究員 Anumita Roychoudhry

這是一份政治的預算案。人民在過去2年的經濟困窘中掙扎,尤其是農民;政府必須展現出負責任的姿態。

德里智庫組織觀察者研究基金研究員 Samir Saran

印度農業

印度是世界排名第二的農業出產國。2007年農業和諸如林業、水產業等相關產業佔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6.6%,約佔總勞動力的60%。雖然近幾年所佔GDP有下降趨勢,但仍然是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在穩定印度的社會經濟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1950年開始,印度農地單位面積產量因為五年計劃的大力提倡而增加,此計劃使得農業在灌溉技術、農業、信貸等方面快速成長,且在印度的綠色革命後,政府也開始補貼農民。儘管如此,印度農業水平仍然僅有世界最高水準的三到五成而已。緩慢的農業增長是當政者在制定政策時所格外注意的問題,因為印度三分之二人口的就業和生存直接依靠農業。而印度的農業生產方式既不經濟,亦不環保。維護不力的灌溉系統、普遍缺乏的服務業支持,是造成印度農產品產量仍然較低的原因。惡劣的路況、欠發達的基礎設施和繁宂的行政規定,令農民的產品無法及時、順暢地進入市場。(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Quartz半島電視台聯合新聞網衞報印度時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