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質疑官媒「姓黨」,中國知名地產商任志強被「留黨察看」

刊登於 2016-05-03

中國知名地產商任志強因質疑官媒「姓黨」,其微博帳戶於2月28日被國家網信辦勒令關閉,其本人也受到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攝 : GETTY
中國知名地產商任志強因質疑官媒「姓黨」,其微博帳戶於2月28日被國家網信辦勒令關閉,其本人也受到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

最新動態

北京市西城區政府網站5月2日發布通告,對四起「黨員幹部違紀案件」進行處理,其中包括給予前華遠集團董事長、黨委副書記任志強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

今年2月,任志強曾因在微博上質疑官媒「必須姓黨」,令其微博帳號被「依法關閉」,並遭到來自中國各級媒體的集中批判。

華遠集團原黨委副書記、董事長任志強同志多次在微博、博客等網絡平台和其他公開場合公開發表違背四項基本原則、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方面的錯誤言論,其行為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決定給予任志強同志留黨察看一年處分。

北京市西城區委通報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於4月26日在安徽合肥與當地知識分子召開座談會時表示,各級黨委和政府幹部要對知識分子提出的批評意見表示歡迎。

習近平稱,「對來自知識分子的意見和批評,只要出發點是好的,就要熱忱歡迎,對的就要積極採納;即使一些意見和批評有偏差,甚至不正確,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寬容,堅持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在北京市西城區黨委對任志強作出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決定後,旅居德國的評論人長平表示:「一方面對異議人士來說,他的處分是相當輕的,黨員的身份是一個護身符。另一方面,相對於他只是發表了一些言論來說,他這個處分是相當重的。」他認為,這一處罰決定可能會產生寒蟬效應,讓更多人、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內人士因恐懼而收聲;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更多不滿在私下蔓延,「在合適的時機,這些聲音會放大。」

3月1日報導:微博被關閉後,任志強所屬黨委稱將對其「嚴肅處理」

中國知名地產商、兩年多前退休的前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自從在微博上質疑官媒「必須姓黨」後,連續多日遭到中國各級媒體「圍剿」,他的個人微博帳號也於2月28日被「依法關閉」。

華遠集團是北京西城區區屬的國有企業,其領導班子由西城區黨委組織部任免。2月29日,北京西城區黨委下發了《關於正確認識任志強嚴重違紀問題的通知》,稱任志強作為共產黨員,在網上持續公開發布違法信息和錯誤言論,產生了惡劣影響,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區黨委將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任志強作出嚴肅處理。

華遠集團黨委也於近日發布了《關於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意見》,要求黨員職工不得「妄議中央大政方針」,不得醜化黨和國家的形象,不得詆毀黨和國家領導人,不得歪曲黨史、軍史,不得通過信息網絡、廣播、電視、報刊、書籍、講座、論壇、報告會、座談會等方式,公開發表堅持資產階級自由化立場等言論。

2月29日報導:質疑官媒「姓黨」,中國知名地產商任志強微博被關閉

中國知名地產商任志強日前在個人微博質疑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要求官媒「必須姓黨」後,引來眾多「姓黨」媒體持續數日的「圍剿」,而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網信辦」)也於2月28日責令新浪、騰訊等網站關閉了任志強的微博帳號。

無論是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還是網民,都應增强自律意識和底綫意識,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堅守法律法規底綫、堅守社會主義制度底綫、堅守國家利益底綫、堅守公民合法權益底綫、堅守社會公共秩序底綫、堅守道德風尚底綫、堅守信息真實性底綫。

網信辦發言人姜軍就關閉任志强微博賬號發表談話

網信辦發言人姜軍稱,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及網民都應增強「自律意識和底線意識」,網絡名人更要「正確運用自身影響力」,「積極傳播正能量」。他同時表示,將加強網絡信息內容監管,嚴格執行實名註冊制度,決不允許已被關閉帳號的用戶以其他名稱再次註冊。

今年以來,中國當局對網絡的監管力度持續增加,在網絡言論方面的限制也有增無減。網信辦於26日就曾宣布,關閉城市專家羅亞蒙、演員孫海英等多位各界名人的微博帳號,並指責他們「無視社會責任,濫用自身影響力,在網上多次發布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以及造謠傳謠、擾亂社會秩序等違法違規信息的行為」。

而在任志強微博被關閉當日,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就發文,稱中共中央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貫徹執行。該文件指,「兩學一做」是為了解決一些黨員「理想信念模糊動搖」、「黨的意識淡化」、「宗旨觀念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為不端」等問題。

徹底地分為對立的兩個陣營了?當所有的媒體有了姓,並且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時,人民就被拋棄到被遺忘的角落了!

2月19日,任志強於習近平座談會當晚發表微博

2月19日,習近平在新聞工作座談會上要求官媒的工作「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任志強於當晚發布數條微博質疑稱,「花的是黨費嗎」,「別用納税人的錢去辦不為納税人提供服務的事」。同樣在近日被關閉帳號的演員孫海英也於當天發言表示,「姓黨,就叫『黨中央電視台』為好」。

在新浪微博擁有三千多萬粉絲的任志強隨即成為官媒砲轟的主要對象。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管的千龍網於22日發表文章,稱任志強是在散播「反黨」思想,作為黨員的他「黨性淪喪」;共青團中央主管的中國青年網於24日發表文章,指任志強「黨民對立論」用心險惡,「意在消解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權」,甚至違反《國家安全法》;上海東方網於25日發表評論,稱任志強是出生自高幹家庭的「紅二代」,「在黨的英明領導和正確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發家致富」,卻「忘恩負義」,是「8000多萬黨員的恥辱」。

任志強微博被關後,各家「姓黨」的媒體並未偃旗息鼓。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管的黨建網於28日發表評論,稱「少數網絡名人大V依靠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發展起來了,腰鼓起來了,有錢有地位了」,「反而攻擊使他發展和致富的社會制度,有的甚至吃共產黨的飯砸共產黨的鍋,和西方反華勢力串通一氣」。

剛剛被習近平視察的三家國家級官媒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旗下網站在這場「圍剿」中也自然沒有缺席。新華網稱網信辦責令關閉任志強的微博帳號「有着充分的法律法規依據,受到網民普遍支持」;人民網表示「擁有言論自由,並不等於就可以胡言亂語、大放厥詞,甚至公然去危害國家安全」;央視網稱任志強「孤注一擲走到黨的對立面以各種反黨言論不斷擴充輿論影響力,才有可能引起國外反華政治團體的關注,最大限度地為自己積累反向的輿論博弈資本,以期延長被清算時間的拋物線,達到暫時保全自己的目的」。

中國官方學術機構社會科學院旗下網站甚至從「學術角度」對任志強的「錯誤」進行剖析。這篇題為《任志強錯在哪兒》的文章稱「在理想的國家制度設計中,媒體獨立是為了民主和問責」,「但空有民主是無法促進國家成功和社會穩定的」,並建議任志強讀美國政治思想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關於「政治秩序」的著作。不過,福山在去年習近平訪美前曾表示,中國政治目前最大的危險是習近平集中了太多權力,且不受制約。

該文續指,任志強的話是「斷章取義式的以偏概全」,因為「黨媒姓黨」是「對既定的長期事實的明確強調和再次確認」,是「對人民利益的保證」,是「黨的事業的倍增器」,並在最後指責任志強「武斷而充滿戾氣的語句和濫情,也讓崇尚謙謙君子的中國人不能接受」,並質疑其「屁股到底座在哪」、「居心到底何在」。

該事件引起熱議後,《炎黃春秋》雜誌於2013年刊登的一篇文章《習仲勛建議制定<不同意見保護法>》在中國社交網絡上廣為流傳。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研究室主任高鍇在文中稱,中共元老、習近平之父習仲勛曾表示「對領導人的主張,對黨的方針、政策,不是不可以提出不同意見」,並建議制定《不同意見保護法》以「規定什麼情況下允許提出不同意見,即使提的意見是錯誤的,也不應該受處罰」。

3780
任志強的新浪微博帳號被關閉前,共有3780餘萬粉絲。

聲音

要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來……我們不僅要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

1949年3月,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

任(志強)迄今是互聯網文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希望他成為貼底線飛行的最佳表演者,而不是續演大V撞線隕落的幼稚悲情戲。

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於任志強微博被關前表示

他(現任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是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輔導員,從在校學習到上山下鄉,再到北京工作,我都跟他保持各種各樣的聯繫。至今他還會偶爾在半夜打來電話,我們經常一聊就聊很久。

任志強於2013年發表自傳《野心優雅》

任志強

1951年3月8日生,籍貫山東萊州,父親任泉生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副部長。他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華遠集團總裁,同時兼任北京市商業銀行(北京銀行前身)監事、新華人壽保險公司董事。持有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學位。任志強以經常對樓市發表激進的言論而著稱,例如「房地產就應該具有暴利」,「房子像鑽戒,低收入者不該擁有」,「中國的房子太便宜了,年輕人就應該買不起房」,「北京不必抑制房價,連農民工都買得起」,而引起媒體關注和廣泛爭論,因而有了「任大炮」的稱號,更有外媒將其評價為「中國 Donald Trump」。2010年,任志強曾在接受採訪中表示中國現階段不能實行民主。2012年,任志強在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曾宣稱他的理想是「做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然而之後,其在微博上經常發表呼籲中國建立西式民主政治的言論,部分言論甚至被指反共。(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中國網信辦南早中文網BBC中文網新華網法制晚報北京西城官網新華社美國之音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