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為緩解交通擁堵,中國擬拆除封閉住宅區圍牆引爭議

刊登於 2016-02-24

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提出的城市規劃意見中,涉及開放封閉住宅小區引起爭議。攝 : Kevin Frayer/GETTY
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提出的城市規劃意見中,涉及開放封閉住宅小區引起爭議。

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被認為是中國未來一段時間城市發展的具體「路線圖」,其內容涉及土地規劃、城市風貌、城市建築、公共服務、宜居環境及城市治理等,但其中第16條近日引起了巨大爭議。

該條聲稱為了「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要求在中國城市新建住宅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而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

加強街區的規劃和建設,分梯級明確新建街區面積,推動發展開放便捷、尺度適宜、配套完善、鄰里和諧的生活街區。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

2月21日發布的《意見》第16條

面對「拆除封閉小區圍牆」的要求,很多人在網絡平台上表達不滿,認為這種做法無助於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還會帶來安全隱患,這種「拍腦袋」決定的政策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官媒人民日報於2月22日發文稱,「中央要求拆小區圍牆不是拍腦袋決定」,而是因為大量的道路資源被封閉在小區裏閒置,拆掉圍牆的街區制則是「破解城市擁堵的良藥」;沒有圍牆的街區制還能將封閉小區內的綠地、停車場、小商鋪等資源公共化,「給整個社區帶來生活氣息,逐步建立熟人社會」,反而會給居民帶來「更大的安全感」。

新華社也引用數據指,去年公布的上海市綜合交通調查報告顯示,上海道路總里程為1.78萬公里,不到高德地圖數據的40%,這其中「隱藏」的道路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各小區、高校的內部道路。新華社文章稱,如果能將「內部路」中的一部分釋放出來,將會為城市交通「注入很大的流動性」。

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中國《物權法》第73條

但有不少學者引用2007年通過的《物權法》稱,除非有明確規定屬於市政道路,否則住宅小區內的道路、公共場所、公用設施等均屬於業主共有,小區是否開放應由全體業主共同決定。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副教授張效羽認為,如果政府強行打開這些小區,就是行政徵用,物業所有者應該獲得賠償。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教授徐昕指出,該政策是管理者長期混淆公、私領域,對私有財產保護不力的慣性。他撰文稱,「住宅小區是業主花錢買的私有財產,小區規劃紅線內的道路,使用權歸全體業主,受憲法和法律保護,沒有義務開放,政府無權干預。」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於23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但其中未涉及與「拆除封閉小區圍牆」有關的小區物業產權的問題。

不過,最高法發言人程新文在發布會上被媒體就該事件提問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意見屬於黨和國家政策的層面」,「還有一個通過立法實現法治化的過程」,「這是立法機關要做的事情」。

亦有記者提問,該《意見》出台前是否有經過民意調查,程新文則表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形成過程當中,它是我們黨領導人民來制定法律,黨也領導人民遵守法律,同時也領導司法機關來執行法律。所以,黨的政策和國家政策怎麼樣制定出來,有規定的程序。」

另有一些評論認為,該政策中提到的單位大院與商業住宅區應該區分對待。FT 中文網公共政策主編劉波撰文指,這份《意見》中提到的單位大院是一種計劃經濟時代的遺留物,多是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而政府是可以根據需要收回,從而解決擁堵問題的;但以出讓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的住宅小區若被「打開」,則不能根據一紙文件貿然為之,必須有嚴密的法律依據,並制定嚴格的程序,由各方通過談判來達成公平的徵收方案。

他續指,「中國沒有真正的城市文明」,因為城市文明是「在自由的環境中市民自治,以民主方式做出城市管理決策,而不是由行政當局朝令夕改、為所欲為」。

15 %
《意見》提出,到2020年,將城市建成區平均路網密度提升到8公里/平方公里(現在北京約為5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積率達到15%(現在多數城市為12%左右)。

聲音

我對中央這份「推行街區制,拆除封閉小區圍牆」的文件,表示理解和贊成。不過,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同是封閉小區,還分成居民小區和單位大院。前者,是私產,產權屬業主,決策權在業主委員會;後者,是黨產、軍產、公產,決策權在各自的管理機構。因此,拆除封閉小區的圍牆,還要區分產權歸屬,政府不可用行政權力硬拆,而業主們可以自拆。

財新傳媒常務副主編張進

開放小區既涉及小區業主權益的維護、物業管理的升級、治安與配套設施的跟進等問題,仍需在制度上與法律上出台配套政策,也需要根據小區所在地段特徵妥善處理開放方式。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秘書長石楠

小區開放這事,還是黨政機關帶頭吧,如果中南海敢拆圍牆,我敢拆了我家大門。

新浪微博用戶@千里蜀黍

道路面積率

建成區內道路(道路指有鋪裝的寬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面積與建成區面積之比。 城市道路面積率是反映城市建成區內城市道路擁有量的重要經濟技術指標。這裏所說的城市道路指城市主幹路、次幹路、支路,不包括居住區內的道路。也可以計算建成區內局部地區的城市道路面積率,公式為:道路面積率=道路用地總面積/建設用地總面積。與大中城市相比,小城市道路系統明顯地具有等級低、密度大、自由式道路多的特點,交通流量較小,交通結構中機動車交通流量比重較低,步行及非機動車交通流量比重較高。(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來源:人民日報新京報新華網南早中文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