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依次到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三家國家級官方媒體;當天下午,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要求官方媒體「必須姓黨」,其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
中國於去年年底正式啟動大規模軍隊改革後,習近平也曾到訪軍方媒體解放軍報,要求必須堅持「軍報姓黨」,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始終不渝從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度自覺維護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權威」。
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
人民日報海外網微信公號「俠客島」於19日發表解讀文章稱,習近平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48字」是「新時期全面指導新聞輿論工作的總方針」。文章指,「官方輿論場」和「民間輿論場」出現的對立,會「消解執政合法性」,「動搖黨本、國本」,因此在三年大力反腐、澄清黨風、改革布局後,必然要「凝心聚力,團結共識」。
去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成立「新媒體研究院」,以「維護中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院長朱繼東稱,這是為「打贏新三十年的意識形態反擊戰」組建的一支「生力軍」。
中央電視台在19日的《新聞聯播》中播出了長達近19分鐘的相關報導 ,佔節目總時長的三分之二。習近平到訪之處掌聲雷鳴,各媒體工作人員高喊「總書記好」、「給總書記拜年」。新華社還打出了「我們聽黨指揮」的標語;在社交網絡上廣為流傳的一張照片顯示,中央電視台也在巨幕顯示屏上打出了「央視姓黨、絕對忠誠、請您檢閲」字樣。

中國官媒「赤裸裸」的表態再次引起不少網民的譏諷(見「聲音」)。而本月初由中央電視台製作播出的春節聯歡晚會也由於意識形態濃厚,被網友冠名為「劇場版新聞聯播」。
近年來,這些「姓黨」的國家級官媒在中國多起影響較大或題材敏感的案件報導中,也擔當起了「輿論判官」的角色,讓當事人在司法審判之前到央視「認罪」或「悔過」。上個月,總部位於巴黎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曾發出呼籲,要求歐盟對中央電視台和新華社等國家級媒體進行「制裁」(Sanctions)。
除了對內宣傳外,習近平在19日的座談會中重申了對外宣傳的重要性。早在2013年8月,他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就強調,「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而在19日的座談會上他又表示,「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增強國際話語權,集中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優化戰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
在對外宣傳的實際行動中,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官媒紛紛在 Facebook、Twitter、YouTube 等國際性社交網絡平台創建賬號提供關於中國的「正面報導」,雖然這些網站無一例外地都被中國政府屏蔽;新華社在全球設立數十家分社,中央電視台也於美國推出24小時英文頻道,中國日報英文版、人民日報海外版等紙媒則在全球幾大地區出版發行;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也通過與海外華人企業合作的形式在美國、芬蘭、泰國等地擁有一系列私營電台股份。
聲音
習近平調研,CCTV(中央電視台)打出奴性十足的「央視姓黨,絕對忠誠,請您檢閲」標語,一句大實話道出了央視是黨的私器實質,比「黨的喉舌」來得更乾脆。其實「姓黨」的原創是習,習在視察解放軍報時就強調「軍報姓黨」。
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必須姓黨,那麼,中國可以有不是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嗎?
您步履矯健昂首向前 / 我們會繼續聲音高亢 / 疾走在小康征程 / 越來越接近那個夢想 / 沿途也會有困擾和陰影 / 淡定,如同這個中午 / 霧霾擋不住天清氣朗 / 總書記,您的背影我的目光 / 我和眾多新華人崇敬的目光
新聞戰線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聚焦「十三五」,深化「走轉改」,激發正能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輿論支持、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中國媒體現狀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