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出口持續疲弱,台灣經濟面臨嚴峻考驗

刊登於 2016-02-18

2015年台灣經濟增速僅0.75%,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新低。

2月17日,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了2015年經濟數據和2016年的經濟展望。2015年第四季度台灣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0.52%,全年GDP增速則僅為0.75%,低於年初的預估,也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新低。

行政院主計長石素梅表示,GDP增速下滑是受到全球成長增長緩慢、電子產品持續去庫存、中國供應鏈自主化排擠效應等因素的影響。去年第四季度出現的經濟負成長,主要由於出口與內需低於預期,但經季節調整後,較2015年第三季仍有所增加,顯示經濟有溫和止跌回穩的跡象。

主計總處預計,2016年台灣GDP的增速為1.47%。去年11月時,主計總處對該數據的預估值為2.32%。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蔡鴻坤分析,今年外需增長疲弱,以電子產品為出口主力的台灣必然會受到巨大影響。

隨着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中國在高科技製造業的競爭,出口導向性的台灣經濟正面臨嚴峻考驗。2016年1月台灣出口額222億美元,同比下滑13%,這已是台灣出口連續第12個月負增長。除了對歐洲的出口小幅增長外,台灣在其他主要市場的出口都出現下滑,1月份對大陸和香港出口更年減19.3%。渣打銀行東北亞區高級經濟分析師符銘財認為,以出口區域來看,大中華區出口下滑是拖累出口數據的主要原因。

減少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靠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因為中國大陸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來源,在我看來也是台灣經濟增長的來源。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院長包道格(Douglas Paal)

贏得台灣大選之前,總統蔡英文曾多次表示,將在執政後推動台灣產業的升級轉型,將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簽訂雙邊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當作工作重點。但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院長包道格(Douglas Paal)認為,蔡英文兌現振興經濟的競選承諾困難重重,「減少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靠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他認為,儘管中國不是TPP成員國,但TPP的12個成員國卻都和中國有很深的經濟來往,不得不顧忌北京的態度,「這是非常難以忽視的現實。」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童振源則認為,台灣經濟困境是全球化造成,而經濟衰退真正的原因在於台灣經濟轉型升級太慢、沒有國際競爭力,以致資源大量外流。而政府只有專注於改善投資環境與國際競爭力,才能解決台灣經濟低迷的問題。

38 %
大中華區(中國大陸及香港)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2016年1月的貿易總額為85.58億美元,在總出口額中佔比超過38%。

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覈算的核心指標,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新華社中央通訊社BBC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