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四大產油國協議凍結石油產量,維持1月水平

刊登於 2016-02-17

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卡塔爾和委內瑞拉四大產油國就石油產量問題達成協議,不超過1月份水平,以應對石油價格危機。

油價持續下跌的壓力終於讓各大產油國稍作讓步。2月16日,包括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在內的多個產油國石油部長在卡塔爾舉行會談,討論石油產量問題。

會談結果雖未達成減產協議,不過據卡塔爾能源與工業大臣薩達(Mohammed Bin Saleh al-Sada)透露,沙特、俄羅斯、卡塔爾和委內瑞拉四大產油國均表示,凍結原油產量,不會增至高於1月份的水平,但前提是其他主要產油國也遵守這一原則。

(把石油產量)凍結到1月的水準適合目前的市場。我們不想要巨大的價格回轉,我們只想要滿足需求,我們只想要一個穩定的石油價格。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伊米(Ali al-Naimi)

薩達稱,這一協議將幫助穩定市場。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Ali al-Naimi)也表示,這次會議是成功的,並稱將在今後幾個月評估穩定市場的後續措施。他還呼籲其他 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非 OPEC 國家接受這一協議。

路透社引述的消息稱,OPEC 成員國有意提供特別條款作為讓伊朗凍結產量的補償,但伊朗石油部長依然表示,不計劃放棄市場份額。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伊朗正回歸市場,因此需要一些特殊機會,但它也應做出一些計算。」此外,阿塞拜疆石油部長也稱不計劃凍結產量。伊朗、伊拉克和委內瑞拉石油部長還將在2月17日會晤,繼續討論石油產量的問題。

由於美國、俄羅斯、沙特、伊拉克等多個主要產油國的石油產量激增,國際原油價格自2014年6月以來已累計下跌超過70%,並於上周跌破每桶27美元。伊朗石油副部長2月13日表示,伊朗的原油日產量已增加40萬桶。歐洲也已解除對伊朗的石油制裁,解禁後第一批伊朗石油已在2月15日運往歐洲。去年12月,美國國務院也解除了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一系列事件令石油價格危機愈發嚴重。

目前,低油價已造成沙特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財政赤字。2015年沙特財政預算赤字高達978億,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5%,沙特政府不得不削減燃料、水和能源等補貼,並計劃增加新的税收類別。俄羅斯也困油價暴跌而產生財政困難,俄政府2016年的財政預算假設是油價每桶50美元左右,如今的價格卻比預期低了將近一半。此外,尼日利亞、委內瑞拉等國力較弱的產油國則更是深陷泥沼。

儘管凍結產量的協議會受到部分人士歡迎,但也有分析認為,許多 OPEC 國家其實已經在以最大產能生產石油了。據悉,沙特與俄羅斯目前的石油日產量均已突破1000萬桶

委內瑞拉能源部長曾估計,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庫存將超過100%,屆時必將引起價格災難,委內瑞拉曾在去年12月的 OPEC 會議前提議,將全球石油日產量減少150萬桶。

6 %
由於對會議結果的預期,16日油價上漲6%到每桶35.22美元。

聲音

我們仍認為,如果價格受到人為減產的支撐,那麼只會給成本更高的生產商帶來更多喘息空間,並只會在短期內解決問題。

輝立期貨在報告中稱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是一個國際組織。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為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和維護石油收入,1960年9月10日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代表在巴格達開會商議成立一個協調機構,9月14日「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正式宣告成立。成員國由最初5個增加到現時12個,總部於1965年起設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根據該組織的法令,它成立的目的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和價格,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並藉撇除有害和不必要的波動,策劃出不同的方法來確保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的穩定;給予產油國適度的尊重和必不可少而穩定的收入;給予石油消費國有效、經濟而穩定的供應;並給予石油工業投資者公平的回報。(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IndependentCNBC鳳凰國際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