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諮詢最後一日 多團體反對香港教局倡認讀簡體字

刊登於 2016-02-16

教育局去年12月展開中文科課程公眾諮詢,提到中小學生「應具備認讀簡化字能力」。攝:Philippe Lopez / AFP
教育局去年12月展開中文科課程公眾諮詢,提到中小學生「應具備認讀簡化字能力」。

2月15日,香港教育局的《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小一至中六)諮詢簡介》(下稱諮詢)諮詢期結束,包括學民思潮、普教中學生關注組、港語學在內的多個民間團體在諮詢最後一日前往教育局外情願,抗議教育局要求在中文科教授簡體字。教育局在去年12月提出諮詢,提倡香港中小學生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以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溝通,並且要「增強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以擴大學生的閲讀面,及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的溝通。

《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小一至中六)諮詢簡介》

學民思潮指課程改動有「洗腦內容」,有「軟性國教(國民教育)之嫌」,大量提及對國家發展、一國兩制的認識,但「人權」、「自由」和「公義」等卻只提及一兩次,質疑教育局刻意避開普世價值部分。而早在2月13日,新民主同盟就已到政府總部外抗議,認為讓學生學習簡體字會「減低繁體字的認受性,嚴重破壞一國兩制」,質疑港府強推港中融合及赤化思想教育。

有不少網民質疑教育局此次諮詢太低調,直到諮詢結束前一週才引起廣泛關注,包括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言人陳惜姿在內的多名家長都表示,2月初才知道有關諮詢。2月5日,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率先發起「一人一信送教局」行動,呼籲家長向教育局表達意見。

在供參考的信件樣本中,關注組表示諮詢將家長排除在外,毫不理想,且諮詢期橫跨聖誕、農曆新年假期和學期考試,時間倉促。關注組認為,在課程中學習簡體字只會加重師生負擔,而「增強對國家民族的感情」之說更是無助提升學生的中文能力。

教育局則多番回應指,當局從未倡議要用簡體字取代繁體字,「認讀簡化字」也並非這次更新課程的諮詢項目,認為外界過度疑慮、過度解讀。15日,教育局再次回應指沒有計劃在中小學規範學生在課堂內學習簡體字,也不會有簡體字編纂的教科書。教育局還指,早在2002年,香港課程指引就已經列出「學生應掌握認讀簡化字的能力」,一直建議學校「先繁後簡」,到高中階段可酌量學習簡化字。

諮詢期結束前夕,教育局未回應接獲多少公眾意見書,只稱接獲181間小學、192間中學及9間特殊學校的回應,約佔全港小學的三成半和中學的四成。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馮偉華指,這數字顯示學校反應「算一般」,因為據過往經驗,學校若認為項目重要,回覆數字可達八九成。他也敦促教育局加強諮詢期。

1936
1935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1936年2月5日,中華民國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訓令「簡體字應暫緩推行」,《第一批簡體字表》被收回廢止。

聲音

假如當局認為學生必須學會認讀簡體字,那就應該先對怎樣有效進行教學的問題做好研究,然後再提出教學目的;如果未經深思熟慮,輕率提出,只會引起思想混亂。

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

為簡體字花費課時,不如多學習一首唐詩。

香港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前語文中心副教授胡燕青

本人對培養學生中文讀、寫、聽、講能力,以此為工具深入認識華語文化並無異議,但絕不認同應以「增強對國家民族的感情」為中文課程之理念。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一人一信送教局」樣本

簡化字

簡化字,民間俗稱簡體字,這一體系常被稱為簡體中文,其簡化字形很多來自草書楷化或文獻中筆畫簡單的俗字、異體字、古字、假借字,也有當代人的創造。1920年,錢玄同率先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文章,提倡簡化漢字。1930年代,蘇聯正式下令開始協助中國廢除漢字,與中國共產黨合作着手為將中文拉丁化。中共建政後開始試行部份簡化字。可是《漢字簡化方案》過於簡陋,缺漏太多,以致用字混亂,因此作整體修訂,成為《簡化字總表》,於1964年公告。1986年廢除二簡字後,《簡化字總表》再作少許修訂後公布,收錄了2274個簡化字及14個簡化偏旁。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交惡,中國不再響應蘇聯漢字拉丁化政策,二簡字因此廢止,但《簡化字總表》中的簡化字獲得保留並被定為「規範漢字」。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明報蘋果日報經濟日報AM730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