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除了用新媒體宣傳,中國還要將愛國主義教育輸出海外

刊登於 2016-02-12

中國教育部下發文件,要求把愛國主義融入各級教育各個環節。圖為河北省一所小學,學生揮舞國旗慶祝國慶。攝:CHENG XUEHU / IMAGINECHINA
中國教育部下發文件,要求把愛國主義融入各級教育各個環節。圖為河北省一所小學,學生揮舞國旗慶祝國慶。

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將不再局限於課本中的愛國主義故事,以及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根據中國教育部日前下發的意見,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和各類互聯網平台都會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新陣地,並且這份文件還要求「加大對香港、澳門和台灣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力度」、「加強『中國夢』海外宣傳」。

這份名為《關於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刊發於1月16日,但直到近日才被全文公開。意見要求將愛國主義精神有機融入中國大、中、小學的德育、語文、歷史、地理、體育和藝術等各學科課程標準、教材編寫和考試評價之中,並納入教育教學實踐環節。

意見還要求中國高校要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開展「我愛我的祖國」、「永遠跟黨走」等主題活動,並推動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體育教學計劃。

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運用藝術形式和新媒體,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2015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這份意見的出台是為了響應習近平於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恆主題,貫穿在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中。

這是習近平執政以來,關於愛國主義的一次較為系統的論述。根據中共宣傳部主辦的《黨建》雜誌的彙編資料,習近平此前對於愛國主義只有較為零星的談及,但在這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將愛國主義定性「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並且是「中國夢」的「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

「中國夢」是習近平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他將其闡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教育部出台的意見中,也特別強調了對「中國夢」的教育宣傳系統工程,意見要求中國夢「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意見指示,對於高校,整體推進教材、教師、教學等方面的改革,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建好建強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對於中小學,則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徵文大賽、主題演講、主題攝影及微電影創作大賽、網絡文化和書信文化活動,樹立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信念」。

意見還要求加強「中國夢」在海外的宣傳力度,並規劃了傳播模式:「聚集廣大海外留學人員愛國能量,確立以人為媒介、以心口相傳為手段的海外宣傳模式,形成人人發揮輻射作用、個個爭做民間大使、句句易於入腦入心的宣傳效應。構建『祖國-使領館-留學團體-廣大留學人員』的海內外立體聯繫網絡,使廣大留學人員充分感受祖國關愛、主動宣傳祖國發展。」

除了海外華人,意見也特別強調加大對港澳台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力度,具體措施包括舉辦港澳青少年內地參訪等國民教育系列活動、實施港澳與內地高校師生交流計劃、推進對港澳台免試招生、支持港澳居民學習使用普通話和簡體字等。

1994
1994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印發下達了《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首次以政策文件形式將愛國主義教育單獨作為宣傳教育主題。分析普遍認為,其目的是用國族主義替換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來建立在「六四事件」後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的合法性。

聲音

效果挺好,移民中介越來越愛國了。

知乎網友劉易傑

教育部這種填鴨式的「愛國」只會徒增反感,天天喊些假大空的口號也不能讓人信服。意識形態的東西需要商業化包裝才能有吸引力,規矩法條命令是沒有什麼感染力的。不能再用幾十年前的東西來「教育」,這種東西七八十年代其實就被批判過很多遍,但是依然沒什麼進步,黨八股還是黨八股。

知乎網友兔子獵人

個人正義維護着國家正義,個人尊嚴組成國家尊嚴,國家唯一能讓國人感到驕傲和安全的,就是它對每一個公民的利益所作出的承諾和保障。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國家還有什麼尊嚴和榮譽可言?

法國著名作家埃米爾·左拉

現在有人對你們說:「犧牲你們個人的自由,去求國家的自由!」我對你們說:「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

胡適

我愛國 / 愛的是北方銀裝素裹民風純樸 / 南方小橋流水吳語儂儂 / 愛三十春風萬裏情的長江 / 愛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 / 以及,這片土地上的炎黃子孫 / 質樸勤勞的人民們 / 而不是,一張無形的網。

知乎網友于曉

愛國主義:一堆隨時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點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

美國小說家安布羅斯·比爾斯

我對當前的愛國主義教育充滿警惕就是因為在一個個體權利、自由和尊嚴很大程度上沒有得到保障的國家,國家民族的宏大敘事會成為壓倒個體的倫理理由,因為中國人從來是一種整體主義的思維模式。

中國教育工作者範美忠

如果你是一個社會主義者,你就應當為了國際革命而犧牲自己的一切愛國主義情感。

列寧,選自《列寧全集》第三十五卷第208頁,人民出版社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相統一。祖國的命運和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重要的體現。

2015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民族主義

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種)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條件下以擁有相同國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經常(並非總是,有的時候不一定)無從區分。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着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新華社鳳凰網中國政府網《黨建》雜誌知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