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香港1月樓市交易創25年最低

刊登於 2016-02-02

2016年1月份,香港地產成交數量跌至25年來新低。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截至1月27日,香港1月份樓宇買賣合約登記(包括住宅、車位及工商舖物業)已錄得2756宗,總值189.9億港元。預計全月將有3000宗登記、總值220億港元,其中登記宗數將打破2008年11月份的歷史低位,創下自1991年1月有紀錄以來25年最低。

此外,1月份一手私人住宅已錄得394宗,總值50.3億港元;二手私人住宅錄得1276宗,總值81.1億港元。預計全月一手私人住宅將錄得420宗、總值52億港元,較去年12月分別大跌80.3%及71.7%;二手私人住宅將錄得1400宗、總值88億港元,較去年12月分別下跌19.6%及17.5%。

黃良昇分析指,受發展商減慢推出樓盤拖累,1月份一手私人住宅交易創歷史新低,二手私人住宅成交短期內也連創新低,加上新年長假臨近、樓價調整等因素,料二手市場將繼續低沈。

股票市場價格下跌、(本地)經濟疲軟、中國經濟放緩、利率上升等都會(對香港樓價)造成影響。

高力國際集團香港研究及諮詢團隊高級經理 Joanne Lee

香港樓價從去年下半年起出現下跌,反映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自去年9月以來已下降9.5%,2016年預計還將下跌20%。瑞銀2016年投資展望報告也指出,香港樓市已接近泡沫邊緣,泡沫程度僅次於倫敦。

有分析認為,息率走勢是香港樓價下跌的原因之一,香港雖尚未跟隨美聯儲加息,但加息預期已影響市民置業意願。此外,政府的印花税等樓市「辣招」令二手樓價進一步下挫,加大住宅供應量也對樓價造成壓力。

香港地產商們也對樓價下跌作出反應。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此前表示,香港樓價上升或下跌一成「好平常」,視乎買家與發展商之間的平衡。恒隆地產主席陳啟宗也於今年1月表示,香港樓市正處於25年來「最健康」的狀態,樓價上下波動15%至20%並非大事。

恒基地產、華懋集團則已採取行動,前者旗下豪宅項目帝匯豪庭近日公布定價,價格比同區豪宅低了50%;後者也於近期將待售的尖沙咀赫德道16號全幢商廈的價格降低了1億港元。

另一方面,內地發展商在香港地產業持續擴張。國際物業顧問仲量聯行於1月27日發布報告,顯示港府去年招標的住宅土地中,內地發展商參與了一半以上的競投,並投得其中約25%的土地。仲量聯行還預計,2016至2019年間香港新私人住宅供應中,最多有8%將由內地發展商興建。

10 %
仲量聯行表示,自港府2012年引入買家印花税後,內地買家購買個別一手住宅項目的比例,已由過往最高的四成降至去年的一成。

聲音

目前樓價仍貴,加上新婚置業、新移民落戶及換樓需求持續……預期只會比較平穩,15%至20%波幅對香港而言仍算橫行。

恒隆主席陳啟宗

內地開發商來港發展,主要原因內地業務的利潤空間收窄,且在港發展亦有助提升他們的品牌形象,以及多元化發展的策略。

仲量聯行研究部主管馬安平

購房的雙倍印花税、在港買房沒有移民利好及太過高企的樓價,正將港外個人買家拒之在外……(但)香港核心地段豪宅的保值增值能力還是很好的,因此這部分產品價格相對堅挺。

萊坊國際董事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紀言迅

香港地產業

1950年代末期到1980年抵壘政策結束前,因政局動蕩,大批中國大陸人口移入,香港人口急速膨脹,居住成為當時社會經濟中一個嚴重問題。因此香港政府出於人道理由與社會安定,於1950年成立香港模範屋宇會提供土地。1954年開始大量興建徙置區。在1960年代,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推出廉租屋邨。1970年代初,大批地產公司紛紛藉此牛市時機掛牌上市籌集大量資金發展業務。此時正值香港工商業持續增長,成為戰後以來空前的繁榮。隨着需求上漲,發展規模漸大,經營房地產所需資金也日漸龐大,一些小型地產公司在此時逐漸被淘汰,實力雄厚的地產商逐漸壟斷市場,此時地產業也成了香港經濟的重要的支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香港地產市道受到重創,大量業主變成負資產。2002年11月,特區政府為了輓救樓市,減少土地供應和政府退出房地產市場等方法,直到2010年,樓市幾乎回到97年金融風暴前夕的水平。(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界面新聞商報信報Reuters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