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上任僅9個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落馬

刊登於 2016-01-27

中國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保安因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調查。攝:REUTERS
中國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保安因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調查。

中共中央紀委於1月26日傍晚18時40分發出通報,稱中國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保安「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當天下午,王保安還出席了國家統計局的吹風會,就中國經濟形勢答記者問。

在記者會上,王保安表示股市波動對經濟「影響不大」,還稱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近日唱空中國經濟的言論僅是「一家之言」,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變。

當天17時50分左右,新華社、中國政府網等官媒發布了王保安答記者問的報導,但在中紀委通報後,又緊急撤下了相關報導;反應「慢一拍」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則幾乎在中紀委通報的同時,播報了王保安參加記者會的消息,10分鐘後又緊急播報其被調查的消息。

境由心生,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如果只打自己的小九九,以己之利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就會誤事、誤人、誤己。

王保安於2013接受共青團中央主管的《中華兒女》雜誌專訪時稱

現年52歲的王保安在落馬之前擔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僅僅9個月,此前則長期在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任職。被稱為「學者型官員」的他是中國財税改革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於2012年升任財政部副部長,後於2015年4月調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

經濟觀察網轉述一位財税系統內部人士稱,王保安落馬「十之八九」是因為任職財政部時的事情;但亦有分析認為,其被調查或與長期被質疑的官方經濟統計數據有關。

1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稱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9%,創下25年新低,但仍有媒體和研究機構對數據的真實性提出質疑。王保安當時回應稱,中國 GDP 核算有「紮實的、準確的基礎數據」,核算的方法是與國際接軌的、機制是有保障的。

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各省 GDP 相加之和並不總是與全國 GDP 相符;中國的貿易統計數據也常與其貿易夥伴的數據不相匹配。中央巡視組去年底在東北地區的巡視通報也從側面承認了 GDP 數據存在「注水」 。有黑龍江官員坦言,根據核查,有些投資數據至少有20%的水分。

據英國諮詢公司 Lombard Street Research 估計,中國去年 GDP 增長僅為3.2%;多家國外研究公司及銀行對中國未來數年經濟增速的預測結果都在4%到5%之間

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 David Pilling 認為,此類數據差異的部分原因在於中國扭曲的激勵機制,即根據粗略統計的經濟增長速度來獎懲官員。

紐約時報報導稱,中國國家統計局本應向領導人提供經濟發展長處與短處的真實評估,同時向投資者和公司領導層發布足夠詳細和準確的信息。報導援引分析人士指,國家統計局對數字做了「平滑處理」,即在經濟高速增長期間低估增長率,在經濟衰退期間則高估增長率。

王保安是繼邱曉華之後,近十年來第二位落馬的國家統計局局長。自去年經濟下行、股市下跌以來,中紀委針對金融系統開展了大規模反腐行動,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副主席姚剛先後被查。而國家統計局亦是去年中央第三輪巡視的駐點之一。王保安於去年10月主持中央巡視組巡視統計局工作動員會時,表示「要把接受專項巡視作為國家統計局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自覺接受巡視監督,如實向巡視組匯報存在的問題」。

2 %
據新華社報導,截至1月26日,在已經召開「兩會」的省份中,有16個省份下調了今年的 GDP 增長目標,下調幅度最多達2%。

聲音

可以説每一次改革都是千難萬難、千辛萬苦、矛盾錯綜複雜、推進如履薄冰。

2013年,王保安接受《中華兒女》雜誌專訪

對中國而言,這個(針對王保安的)調查出現在一個微妙的時刻。中國的製造業在萎縮、股市下跌,已經讓全球的投資者不安。對中國經濟數字的任何進一步懷疑,都會給經濟健康景象增添甚至更黑暗的色彩,加劇市場中的痛苦。

紐約時報評論

官方對此有充分自覺和警惕,因此在數據確定上往往綜合了各種政治考量。反映經濟真實面的客觀統計數據,或許內部核心圈層有所掌握,但對外公布時必須綜合各種情勢,服務於政治目標。

經濟學者、專欄作家温克堅

原來支撐較高增長的條件和環境已發生變化,無論外部運行環境,還是內部轉型需要,都不允許預期目標定得太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指標可以衡量的。對地方政府應結合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來考核,特別是要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作為核心。

南京大學商學院院長沈坤榮

中國國民經濟核算

1985年之前,中國大陸對國民經濟核算源於前蘇聯與計劃經濟相配套的物質平衡表體系(MPS),1985至1992年逐步與聯合國推薦的源於市場經濟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接軌。1985年,國務院批准採用 GDP 對國民經濟進行核算,中國開始建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理論基礎、指導思想和核算模式的研究。1992年,國務院發出《關於實施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案的通知》,正式開始在中國實行 SNA 體系,GDP 成了中國最為重要的經濟指標。根據2013年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修訂的結果:基於本幣(人民幣)計算,1986年中國 GDP 過萬億元,達到1萬零309億元;2001年過10萬億元,達到11萬零270億元;2012年過50萬億元,達到53萬4123億元。(資料來自维基百科)

來源:紐約時報南早中文網新京報BBC中文網經濟觀察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