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科學家用基因改造猴子探索自閉症療法

刊登於 2016-01-26

科學家首次建立了攜帶人類自閉症基因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為研究自閉症病理及治療方法提供了重要基礎。攝:Lintao Zhang/GETTY
科學家首次建立了攜帶人類自閉症基因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為研究自閉症病理及治療方法提供了重要基礎。

《自然》(Nature)期刊於1月26日發表了一項關於自閉症的研究,研究者們將人類自閉症基因植入猴子的基因組內,發現這些猴子表現出類似人類自閉症的刻板行為與社交障礙。這項研究首次建立了攜帶人類自閉症基因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為研究自閉症病理及治療方法提供了重要基礎。接下來,研究者將使用基因編輯工具對基因改造猴進行基因治療,幫助研發針對某一基因的新藥,以找到治療人類自閉症的方法。

對於自閉症這樣複雜的人類神經精神疾病,應在盡可能接近人類的動物中構建疾病模型。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

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發育性疾病,患者從嬰幼年開始發病,產生社交障礙、交流障礙、重複刻板性行為等病症。

目前的研究發現,自閉症與一個名為甲基化CpG島結合蛋白2(MeCP2)的基因密切相關。這個基因的表達量如同一座天平,表達量過多或過少時都會導致神經突觸及神經系統功能異常,從而導致自閉症。

雖然在分子層面的自閉症研究已很充分,但學界對於分子層面的異常如何導致行為層面的異常還不清楚,需通過研究動物模型找到兩者的聯繫。此前,科學家們已經建立了基因改造鼠的模型,但若要為臨床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則需要使用更高級的動物模型。

2011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仇子龍研究組、神經所蘇州非人靈長類研究平台孫強團隊進行合作,通過使用慢病毒載體侵染帶入外源基因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基因改造食蟹猴模型。

研究者們對此模型進行長期觀察和測試,發現基因改造猴表現出重複性刻板行為,而正常猴子的行動路線更多樣。此外,基因改造猴在社群中更多地表現出躲避,或者獨自待在角落,其社交時間明顯低於正常猴子。

2014年,研究者們還培育出了基因改造猴的子代猴,發現子代猴遺傳到了親代猴神經系統中特異性過表達MeCP2的特性,且同樣表現出明顯的類自閉症行為。這一結果表明,該基因改造已可向子代遺傳。

據媒體報導,中國約有上百萬自閉症患者,目前還沒有治療自閉症的有效藥物。在這種情況下,用動物模型研究自閉症顯得非常重要,而基因改造猴或將成為攻克人類自閉症的利劍之一。

10
通過動物倫理審查,目前科學家已繁育第一、二代自閉症猴10多只。

聲音

一個疾病的動物模型至少要滿足兩點,一是忠實地再現人類該疾病的症狀,二是可以傳代。

蒲慕明

兩只猴子靠近的時間超過3秒,就被定義為社交行為,此外,像互相整理毛髮等也屬於社交行為。

仇子龍

太殘忍,動物保護組織不反對嗎?

網友火中取栗ly

自閉症(autism)

為一種腦部因發育障礙所導致的疾病,其特徵是情緒表達困難、社交互動障礙、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有問題,以及日常上常見的,表現出限制的行為與重複的動作,明顯的特定興趣。不能進行正常的語言表達和社交活動,常做一些刻板和重複性的動作和行為。自閉症的病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員懷疑自閉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環境因素觸發。雖然環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論,研究人員發現7個經常出現在自閉症病人的基因組。另有研究指出胚胎發育初期經由孕婦攝取的環境毒性亦可能是成因之一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澎湃解放日報知識分子微信公眾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