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撒下數百億美元,習近平稱在中東「不搞勢力範圍」

刊登於 2016-01-25

2016年1月23日,伊朗德黑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伊朗總統魯哈尼在德黑蘭會晤前互相握手。攝:REUTERS
2016年1月23日,伊朗德黑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伊朗總統魯哈尼在德黑蘭會晤前互相握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月19日至23日分別對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3個中東國家進行了國是訪問,並於24日回到北京,結束了2016年首次外訪之旅。這也是習近平上台3年來首次訪問中東,分析認為,其目的是尋求能源、出口市場和經濟協定,並與中東地區建立更緊密的政治、外交和軍事合作關係。

習近平此行在阿拉伯國家聯盟(下稱「阿盟」)總部宣布,為「促進中東工業化進程」,中國將聯同阿拉伯國家設立150億美元「中東工業化專項貸款」及100億美元商業性貸款;提供100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同阿聯酋、卡塔爾設立200億美元共同投資基金。

他還宣布向巴勒斯坦提供5000萬元人民幣無償援助,向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利比亞和也門提供2.3億元人民幣「人道主義援助」,向中東地區提供3億美元援助以「加強維護穩定能力建設」。

習近平在阿盟總部的演講中稱,「我們在中東不找代理人」、「不搞勢力範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並為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凝聚共識」。他強調,「恐怖主義不分國界」,「反恐不能搞雙重標準」。

我們要抓住未來5年的關鍵時期共建「一帶一路」,確立和平、創新、引領、治理、交融的行動理念,做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發展的推動者、中東工業化的助推者、中東穩定的支持者、中東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

習近平於21日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演講

與沙特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沙特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佔中國石油進口的六分之一;中國也於2013年首次成為沙特第一大貿易夥伴。

19日,習近平與沙特國王薩勒曼共同宣布建立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同意建立兩國高級別委員會,以指導和協調雙方各領域合作;20日,兩人共同參加中沙延布煉廠投產啟動儀式,該項目是中國在沙特的最大投資項目。

與埃及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習近平於21日來到本次中東之行第二站埃及,同埃及總統塞西舉行會談,會見埃及議長阿里、阿盟祕書長阿拉比,並在阿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的演講。

中埃兩國簽署了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五年實施綱要》,涉及雙方的政治經貿、軍事和安全、能源油氣產業合作等10大項目。

與伊朗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習近平是國際社會於1月16日解除針對伊朗的制裁後,首位到訪德黑蘭的國際重要領導人,也是14年來首位到訪的中國最高領導人。

23日,中伊兩國共同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簽署了包括能源、電訊等領域的17項協議,包括中國在伊朗南部修建兩座核電站以及伊朗長期向中國輸送石油,雙方還表示有意將雙邊年度貿易額從目前約500億美元提高至6000億美元。

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本次會談在伊朗履行核協議之後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意義,標誌着中伊兩國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紀元」,他表示伊朗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則強調兩國在現實中沒有「根本矛盾」,並「歡迎伊朗以嶄新姿態出現在地區和國際舞台」。

同日,習近平還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舉行會晤。哈梅內伊呼籲兩國在經濟和安全問題上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他稱「伊朗是地區內能源方面最可靠的國家」,因為其「能源政策永遠不會受外國人的影響」。他還表示美國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並不誠實」,伊朗「從來不信任西方」,因此希望和中國進行更多合作。

10
習近平於1月21日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的演講中,共計10次提到「一帶一路」。

聲音

如果「一帶一路」這麼好,沿途的國家為啥不自己搶着修加油站和便利店呢?難不成我們搞一婚禮客人還都是買來的演員?

張一帆

中國的戰略在更大程度上關乎保持制衡,而非支持任何一方或者干涉該地區的複雜政治。他們需要伊朗,以免對沙特過度依賴,而他們也需要沙特,以免對伊朗過度依賴。關鍵是分散風險。這不是挑選贏家的問題,而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體現。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東項目主任 Jon Alterian

中國是唯一一個和所有中東國家都保持牢固關係的大國,而中國也熱衷於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大國的形象。中國不太可能會成為協助解決區域爭端的老實中間人,例如現在沙特和伊朗之間的風波。自從鄧小平在1970年代末推行改革以來,中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目的都是尋求經濟合作,以推動國內增長。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中國研究所所長、國際政治學教授朱智群

中國外交關係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按照外交關係親疏將與其建交的國家劃分不同的外交關係。「夥伴關係」是指互不對立,並遵守「求同存異」原則,不攻擊某個特定的第三國。與中國建有夥伴關係的國家或組織,通常屬於中國的鄰國或者在國際有一定影響力。「戰略夥伴」意為共同討論世界經濟問題,並在軍事、戰略方面合作以及國際舞台上展開合作。「戰略協作夥伴」指除戰略合作的內容外,雙方還將在軍事、戰略的技術方面協作互助。「全方位夥伴關係」指更緊密、更全面、更牢固的夥伴關係。「全面戰略夥伴」:在戰略的各個方面展開合作。「合作」主要指經濟某些方面的合作;「全面合作」指經濟各個領域的全面合作;「建設性」或「創造性」夥伴關係意為:雙方本為敵對陣營,但希望通過合作與溝通建設真正的夥伴關係。雖然外交關係的等級可以作為中國與其他國家外交關係親疏的一個標準,但它也並不能準確地顯示兩個國家的真實關係。(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新華網BBC中文網人民網德國之聲南早中文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