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新界風雲

朱凱迪:「綿裏藏針」的施政報告農業和農地政策

香港施政報告的新農業政策表面上是發展農業,真正目的卻是以短中期利益,換取弱勢的農業界支持釋放農地。

刊登於 2016-01-13

#新界風雲#香港

2016年1月12日,香港,大嶼山昂平。

傳媒早已預告,今年梁振英為了部署爭取連任,不會在施政報告裏提出太過刺激港人的大動作。結果傳媒焦點落在「警察增加學校聯絡主任」、「延長行人過路燈時間」,以及「一帶一路」的空洞框架。在農業政策方面,施政報告部分採納了民間的倡議內容,指「發展本地農業可以增加市民對食物產地的選擇,亦有助善用土地資源,改善鄉郊環境、衞生及保護生態」,更有可能博得部分農青的好感。可是,當我嘗試把各條有關農業和土地的段落合併閱讀時,卻讀出了新一階段的開發計謀:政府以有限度的農業發展,換取業界和公眾支持開發數以千公頃農地,一舉衝破殖民地時代定下的規劃制約。

筆者曾在另文指出,香港殖民政府為了減少對北京的依賴,從1950年代起大力發展香港的儲水設施和農業。北京在1980年代開始加強對香港農業界的統戰,吸引他們將農場從香港轉到大陸,港英在後過渡期亦沒有強力的農業政策回應,最終香港本地農業在1990年代急劇萎縮,至今蔬菜自給率低於2%。北京以控制香港基本物資供應以「錮身鎖命」(張少強教授語)的長期政治計劃,在一國兩制白皮書中已經表露無遺。

根據漁護署最新的數字,香港農地面積因各類型的發展逐年減少,至2013年只剩4523公頃,當中超過80%長期荒置。現在的焦點就在於這些農地的未來。我認為,無論從保障香港的高度自治,保護鄉郊環境,以至在全球環境危機中減少碳排放,政府都應該全面保護僅餘下的農地,制訂長遠政策,逐步以小農模式(聯合國建議)復興農業,令新界鄉村重新恢復活力。更進一步,我們應該順應21世紀的趨勢,讓農業從鄉村「滲入」城市,大幅度發展城市農業,並在學校裏加入農業和食物教育。土地正義聯盟在一年多前具體提出,政府應將由康文署管理的1000公頃休憩用地撥10%出來發展社區農圃和「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ing),將管理責任交給社區,一舉多得。

政府任由農業自生自滅

特區政府長期的態度是任由農業自生自滅,對保護農地免受破壞的法例亦沒有嚴格落實。然而,港英時期開始的保護農地制度,譬如1990年代將《城市規劃條例》引入新界,對特區政府仍然有相當強的制約作用,不容易一下子打破。這導致上述的獨有現象──以房地產炒賣名滿天下的香港,居然尚有4523公頃農地(按《城市規劃條例》劃為農用而受保護的農地有超過3200公頃),而且有3800多公頃長期空置。對一眾漠視農業的地主和地產商來說,眼白白看着土地生草不能起屋賺錢,是世界上最荒謬的事情。

政府和建制派不斷放出要開發郊野公園的聲音,激起環保界很大的恐慌。提出開發郊野公園的真正目的是為開發郊野公園以外的綠化帶和農業帶鳴鑼開道,初步看效果相當顯著。

無論從北京「錮身鎖命」的大政治,以及照顧香港地主群體的角度(幾大地產商已囤積超過1000公頃農地),特區政府都有動機推動更大規模地開發農地計劃。要行出這一步,政府試圖以兩招製造「眾望所歸」的輿論,替他們拆牆鬆綁。第一招是「開天殺價,落地還錢」:過去一年,政府和建制派不斷放出要開發郊野公園的聲音,激起環保界很大的恐慌。提出開發郊野公園的真正目的是為開發郊野公園以外的綠化帶和農業帶鳴鑼開道,初步看效果相當顯著。世界自然基金會較早前一張有關保護郊野公園的facebook圖,已經跌入了「可以為郊野公園犧牲綠化地和農地」的陷阱裏。

以利益換取農業界釋放農地

第二招就是今日在施政報告中宣布落實的新農業政策了。這招玩的邏輯和30年前北京對漁農界的手段相似,就是以利益換取農業界支持釋放農地發展。施政報告在第28段提到「設立農業園;探討設定農業優先區的可行性;成立5億元的『農業持續發展基金』」,轉過頭就在第126段自爆真正目的:「現時本港約有4000多公頃農地,當中約15%為常耕農地,其餘多數荒置。政府主動支持本地農業發展,同時將會研究在規劃及土地管理上充分利用優質農地,透過整合釋放部分不再適合耕種的土地作其他用途,並改善鄉郊環境。」

簡單而言,就是以短中期的利益,爭取目前處於弱勢的農業界,特別是近年積極發展的有機農業界支持政府的「套餐」:(1)有限度的農業發展(在「官辦農業園」和「農業優先區」範圍內),(2)其他「不再適合耕種的土地」釋放出來發展。農業界代表的版本是,政府要求他們提出香港農業界發展「需要」多少農地?初步「答案」是目前經營規模的5倍,大約1500公頃。從本地農業界的角度,這個數字頗為合理,但政府將來極有可能利用這個答案,「推論」出可以釋放超過2000公頃的農地,即是差不多是3個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總面積!

各位關注香港自主、鄉郊復興和農業發展的朋友,小心這份「綿裏藏針」的施政報告。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