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摩西之山.西奈山

攝影:Amr Abdallah Dalsh/REUTERS 撰文:樊素心/端傳媒

刊登於 2016-01-10

#影像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登山客在西奈山的星空下休息,旁為登山客的駱駝。部份遊客選擇僱用駱駝代步。攝:Amr Abdallah Dalsh/REUTERS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登山客在西奈山的星空下休息,旁為登山客的駱駝。部份遊客選擇僱用駱駝代步。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遊客和朝聖者在攻頂前在休息站取暖和歇息。攝:Amr Abdallah Dalsh/REUTERS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遊客和朝聖者在攻頂前在休息站取暖和歇息。

西奈山位於埃及南部,「西奈」之名來自希伯來語Har Sinai,源自古代閃族神話中的月亮老人名為辛(Sin),故此西奈山也有「月亮山」的意思。西奈山又被稱為「摩西之山」。根據《聖經》,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族人過了紅海後到達西奈,摩西獨自於西奈山上領受刻有「十誡」的石板。「十誡」為上帝要求子民必須遵守的十項誡命,包括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貪圖他人財產等。

「摩西山」上建有一所紀念摩西領受「十誡」的聖殿。聖殿建於公元532年,但經歷多次毀壞和重建。西奈山的山腳有一間世界知名的聖凱瑟琳修道院,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朝聖及參觀。

朝聖者至今仍會遵從流傳自公元六世紀的傳統,凌晨時分由Dehab出發,沿路走一個半小時便會到達摩西山下的聖凱瑟琳修道院。山路總長八公里,登頂後可到聖殿祈禱及欣賞日出。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朝聖者在山頂觀看日出和祈禱。攝:Amr Abdallah Dalsh/REUTERS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朝聖者在山頂觀看日出和祈禱。
2015年12月9日,遊客在西奈山頂上靜候日出。攝:Amr Abdallah Dalsh/REUTERS
2015年12月9日,遊客在西奈山頂上靜候日出。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頂上俯瞰西奈半島的山脈。攝:Amr Abdallah Dalsh/REUTERS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頂上俯瞰西奈半島的山脈。

西奈半島在地圖上呈倒三角形,是亞洲與非洲的陸路分界。西奈半島以西是埃及、以東是以色列、以北為地中海、以南是紅海。正因半島在地域上有戰略重要性,所以歷來飽受戰火摧殘。西奈半島自古埃及時代起一直由埃及統治,但以色列在1956年奪得半島。埃及在17年後發動戰爭重奪西奈半島。埃及與以色列於1979年簽訂和平條約,西奈半島重歸埃及管治。

及至近十多年,西奈半島因發生多次針對遊客的恐襲,安全問題備受關注。2004、2005、2006年在西奈半島發生了接二連三的爆炸恐襲案。去年10月31日,一架由紅海飛往俄羅斯的A321客機於西奈半島北部墜機,機上224人全部罹難。恐怖分子伊斯蘭國(ISIS)在西奈的分支於恐襲發生當天承認責任,指襲擊是為報復俄羅斯在敍利亞發動空襲。俄羅斯總統普京譴責恐怖分子所為。多間航空公司在恐襲發生後避免飛越西奈半島上空。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日出。著名的西奈山日出景色吸引無數遊客冒着危險登山。攝:Amr Abdallah Dalsh/REUTERS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日出。著名的西奈山日出景色吸引無數遊客冒着危險登山。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嚮導帶領遊客由山頂步往山腳的聖凱瑟琳聖殿。攝:Amr Abdallah Dalsh/REUTERS
2015年12月9日,西奈山,嚮導帶領遊客由山頂步往山腳的聖凱瑟琳聖殿。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