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年度回顧/前瞻

兩岸三地年度觀察之一:與中國因素的周旋

回望2015年,在中港台各自經歷過的眾多社會變動、思辨和爭論之中,有什麼議題是跨地交織、彼此牽引,必須一同檢視?又有什麼三地同樣面對的問題,卻各自走出截然不同的路?端傳媒評論組一連數天的「兩岸三地年度觀察」系列,嘗試梳理和比照三地2015的發展軌跡。

端傳媒評論組

刊登於 2015-12-28

#2015年度專題

政改落幕,中國制約更加明顯,「香港未來想像」的課題,仍是現在進行式。攝 : Alex Ogle/AFP
政改落幕,中國制約更加明顯,「香港未來想像」的課題,仍是現在進行式。

香港:2047提前登場,前途想像浮出水面

經歷了2014年數十萬人的大規模佔領運動,2015年,香港立法會否決了北京提出的政改方案,討論十多年的政制改革陷入僵局。北京給的「普選」方案不獲香港社會認可;香港藉社會運動彰顯的民意亦不獲北京承認。京港信任低迷,香港民間不再相信中國會給香港真正的民主的未來,一直支撐民主派的「民主回歸」論述路線,也受到空前挑戰。當舊有的民主與建制博弈平衡被打破,香港自治的道路如何往下走?

「一國兩制」承諾50年不變,而2047年尚未到來,香港憲制發展的真問題已提前登場。

2015年1月,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罕有地點名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出版的《香港民族論》,抨擊其中的「港獨主張」。梁的點名批評,卻反而讓暗示香港應獨立建國的「民族論」,在香港前途的討論中,受到更大關注。另一方面,學者陳雲此前提出的「城邦論」也繼續發酵,逐漸由文化想像清晰為政治主張。「城邦論」與「民族論」在處理與中國關係上見解不同,但都隱約指向香港獨立。

2015 這年,還浮現若干與香港前途有關的想像:六四維園燭光晚會中,幾所大學的學生會代表當眾焚燒《基本法》,主張修憲,呼應去年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在議會提出的「全民制憲」。學民思潮發起人黃之鋒則倡議:應重新理解中港的憲政關係、公投自決前途。在光譜另一端,建制派的劉兆佳認為,「後佔領」時代的香港,「一國兩制」會被賦予新含義。學者陳弘毅,則提出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尋求香港「獨特的民主路」。旁觀的學者閻小駿則呼籲,香港應該打破對北京的隔膜,認識及投入中國,重建互信。方志恒主編出版《香港革新論》則希望在傳統泛民與港獨論述之間開拓出第三條路,提出「革新保港、民主自治、永續自治」等主張。

儘管2047已經進入討論議程,但亦有不少論者聚焦現在,認為香港應先盡力鞏固自身實力,建立有力的公民社會,或力行「民主自治」,或持續在地抗爭防止香港進一步下滑。在中國框架的約束內,如何避免抗爭被自我解構的命運,是香港要面對的難題。

政改落幕,中國制約更加明顯,「香港未來想像」的課題,仍是現在進行式。

馬習會終究將標記着兩岸關係的某個新里程,我們仍無法確定,這次雙方發言,在多大程度上能框住未來的兩岸關係。攝 : Edgar Su/REUTERS
馬習會終究將標記着兩岸關係的某個新里程,我們仍無法確定,這次雙方發言,在多大程度上能框住未來的兩岸關係。

台灣:馬習會驚奇

2014年太陽花運動之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遲未完成立法,兩岸談判陷入低潮。2015年8月25日,海基、海協兩會如期舉行的福州會議,交出索然無味的成績單。彼時輿論認為,馬英九卸任前,兩岸關係將難有突破。

在這種背景下,11月7日在新加坡驟然登場的馬習會,着實讓不少人錯愕。

兩岸領導人66年來首次破冰會面,引起各種不同解讀。陶儀芬李丁讚從宏觀地緣脈絡切入,將這次會面視為中方對美包圍的突破;白信則反向指出,台灣邊緣化或「芬蘭化」的趨勢。聚焦兩岸關係的論者,或視之為大開大闔、走向開闊務實的歷史突破;或認為馬英九是在拿中華民國未來豪賭。此外也有人從中國反腐打貪的脈絡切入,將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視為中方面對兩岸間盤根錯節的代理人網絡,打算出手整頓的訊號。這些詮釋的對錯,仍需時間沉澱。

不過對台灣本土派而言,長年被視為「親中」、又在執政末期民意探底的馬英九,此時與習會面不免顯得可疑。數千名抗議者喊着「馬英九並不代表我!」集結,馬英九在會面中「只提一中、未談各表」的致詞,更在台灣引起猛烈抨擊,還引出媒體記者周玉蔻在現場強勢質疑。

馬英九酒酣耳熱,台灣媒體激烈針砭。只是短短四天後,阿里巴巴的「雙11購物節」,一批產自霧峰的「台農71號」香米從天貓國際賣向中國市場;同時台灣消費者的跨境血拼金額,也成了淘寶網的第四大海外市場。年底,台灣陸生納保爭議再度浮上枱面,引起一輪爭議;甚至引起部分旅台陸生思索自身與中國的關係。兩岸交流持續深化,也帶出各種社會動能,預示未來進一步政治互動的必然。

在此脈絡下,馬習會終究將標記着兩岸關係的某個新里程。我們仍無法確定,這次雙方發言,在多大程度上能框住未來的兩岸關係。但當兩邊創下領導人見面首例,至少,未來不管是雙邊官方更直接的互動,或是當民進黨總統跟習進平的會面,都將少掉某些象徵的阻礙。

中國在「現代國際秩序」跟「天下帝國」兩種想像間的搖擺,是當前許多問題根源。攝: Feng Li/Getty
中國在「現代國際秩序」跟「天下帝國」兩種想像間的搖擺,是當前許多問題根源。

中國:中國夢背後的「何為中國」

習近平政府上任後,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執政理念,簡稱「中國夢」。在強烈而並不清晰的意識形態話語背後,是一系列強人政治的具體舉措:在內政上,直接領導超過18個小組,橫跨政經、政法、安全、網絡、意識形態各領域,整合傳統的利益集團格局,開啟大安全體制;外交上從鄧時代的「韜光養晦」,進入更積極爭奪話語權的大國外交模式;在處理與周邊地區關係上,也改變舊有統戰模式

與這一大勢相伴而生的,是政治思潮中國家主義的急速升溫。相對地,曾經風起雲湧的自由主義則逐漸失聲,革命與改良的爭論偃旗息鼓。同時,香港、台灣等中國周邊地區,面對中國國家主義的強勢崛起,各自催生出更激烈的本土意識與行動。

現實中國地緣政治格局的變遷,則又牽動知識界,對歷史上「中國」內涵的思索。

關於「何為中國」的爭論,起於百年前梁啓超與章太炎的辯論。2004年汪暉出版《現代中國思想的起源》,歷史學家葛兆光發表《宋代「中國」意識的凸顯》,則掀起近十年一波豐碩的論爭。2011年葛兆光出版《宅茲中國》,指出中國並未從帝國變成真正的民族國家,而是在「國家」觀念中,保留了無邊的「天下帝國」想像;2014年又出版更聚焦的《何為中國》。

這個命題在2015年引起更多迴響:3月許倬雲出版的《華夏論述》,稱中國這個「共同體」是「沒有邊界,可是有程度不同的歸屬」的「天下」,容易接納外來元素。6月汪暉在喀什大學演講《兩洋之間的文明》也以「跨體系社會」描述中國,主張其由不同地域文化長期交往滲透而成,故「民族國家」概念並不適用。同年許紀霖在《復旦學報》第五期刊出〈現代中國的家國天下與自我認同〉,也論及近代「國家」作為主要政治單位的崛起,如何造成傳統中國認同中「家國天下」連續體的斷裂。

不過這些圍繞在「何為中國」論述,對當代的「中國夢」又有何啟發?許倬雲在接受《端傳媒》訪問時,以歷史上的羅馬帝國、大英國協為類比,認為中國仍然可能成為具有「包容性」和「彈性」的「天下」。汪暉也有類似觀點。但在另一方面,葛兆光則拒絕從對歷史中國「天下」的分析,替當前中國內的「天下主義」背書。他在接受《政見》採訪時也指出,中國在「現代國際秩序」跟「天下帝國」兩種想像間的搖擺,是當前許多問題的根源。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