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二戰「維希法國」20萬份檔案被解密

刊登於 2015-12-30

二戰時法國維希政府元首貝當(Philippe Pétain)的明信片。攝:Charles Platiau/Reuters
二戰時法國維希政府元首貝當(Philippe Pétain)的明信片。

法國政府於12月28日解密逾20萬份二戰德佔時期法國傀儡政權「維希法國」(Régime de Vichy)的文件,來自包括維希政府內政部、外交部、司法部、警察部等部門,另外亦有部分是戰後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政府對戰時戰爭罪行的調查檔案。歷史學界認為,這將有助了解維希政府參與納粹德國反猶大屠殺等歷史;維希的居民則希望,這能讓外界對該市的印象改觀,今後不用再背負當年傀儡政權的污名。

1940年6月,納粹德國攻佔法國巴黎,時任法國總理貝當(Philippe Pétain)元帥率法國政府投降,並被任命為法國「國家元首」,兼任總理。同年7月,法國政府遷往中部城市維希(Vichy),因此那段時期的法國一般被稱為「維希法國」。根據德法停戰協定,法國北部包括巴黎在內的約五分之三國土由德軍佔領,當中主要是工業發達地區,而德軍軍費由維希政府承擔;維希政府則管轄南部農業地區,並要大幅裁軍,且必須在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與德國「合作」。

維希政府雖然宣稱保持中立,但實際上施行法西斯獨裁統治,得以保留的國會也徒具虛名,只作為諮詢機構存在。二戰期間,維希政府涉嫌從法國引渡7.6萬猶太人至納粹德國集中營,不少是兒童,當中在戰後仍然倖存的據估計僅約3千人。

很多當年被引渡到德國、或者被處死的猶太人後代要求了解當年的檔案,這種要求是很合情合理的。

法國歷史學家莫林(Gilles Morin)

維希政府在二戰時涉嫌犯下的惡行,令維希這個城市即使在戰後多年,往往仍被西方世界視為二戰禁忌。經典電影《北非諜影》(Casablanca)裏,最後一幕就甚具象徵意義——維希政府控制下的摩洛哥卡薩布蘭卡警察總長雷諾(Captain Louis Renault)一臉厭惡地把一瓶維希礦泉水丟到垃圾桶,並一腳踢開。

在現實裏,據《紐約時報》報導,2008年,當時的薩爾科齊政府挑選在維希舉辦一個歐盟部長級論壇,卻在法國國內外遭遇不少針對選址的質疑聲音。

外界甚至對維希有誤解,認為當地至今依然是極端右翼主義者的温床。當地居民最近對《紐約時報》澄清,當地政治雖然傾向保守,但絕對沒有仇外、極端民族主義等情緒,而維希隸屬的奧文尼大區(Auvergne)的主席 René Souchon 也來自法國左派社會黨(Socialist Party,PS)。居民又稱,近年崛起的極右政黨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FN)在維希並未獲得很多支持;在12月13日剛舉行的區議會選舉中,中間偏右共和黨在維希獲得最多支持,得票率達51%,反觀國民陣線僅得20%,排在第三。

隨着相關歷史檔案獲解密,現任維希市市長 Claude Malhuret 希望人們分清城市本身與當年的傀儡政權並沒有實質關係。他説:「關於維希的那段歷史錯綜複雜,而維希市被人們誤解已經太久。」

現年91歲的維希居民、二戰時「法國抵抗運動」成員 Lucien Guyot 也指,當年維希政府所犯惡行,甚至超出了納粹德國的要求和期望,特別是積極引渡大批猶太人到集中營,所作所為不能饒恕,但他也強調「這一切跟維希這座城市無關」。

40 萬人
在諾曼第和普羅旺斯登陸之後,被統稱「法國抵抗運動」、對抗納粹德國及維希政府的各地下武裝組織分子開始被收編為法國內務部隊(FFI),1944年初 FFI 人數接近10萬,並急速增長,同年10月便已達到40萬。

聲音

法國對當年引渡猶太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段黑暗的日子將永遠記載於史書,也是對我們歷史和傳統的侮辱。佔領者罪行累累,法國人和法國政府卻曾助紂為虐。

前法國總統希拉克(Jacques Chirac)於1995年正式承認法國戰時政府責任

維希政權確實坐落在這裏(維希市),但歷史記錄也清楚顯示,絕大部份通敵分子其實都在德佔區活躍,包括在巴黎……而且在維希市所處的奧文尼大區,也是最大抵抗運動勢力「Maquis du Mont Mouchet」的根據地。

研究二戰、法國維希政權歷史的學者 Thierry Wirth

最初主張投降、(與納粹德國)停戰的聲音,主要來自波爾多而非維希,貝當政府的授權來自整個法國,維希人承擔的責任不應該比其他所有法國人多。

美國歷史學家 Robert O. Paxton

貝當

貝當(Philippe Pétain)是法國一戰時的民族英雄,後因二戰擔任總理期間向納粹德國投降,並領導受德國控制的傀儡維希政府,而一直被視為叛國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貝當擔任法軍總司令,帶領法國與德國對戰,被認為是民族英雄,1918年升任法國元帥。在一戰結束、二戰爆發前,貝當一度入閣擔任法國國防部長。1940年,納粹德國在西歐節節進逼,當時的法國左翼政府號召正在西班牙渡假的貝當回國,並推擧他為法國總理。然而,貝當擔任總理後,決定向入侵法國的德國投降,至今在法國仍被視為叛國者。1945年4月,貝當回到法國接受叛國罪審訊,其後被定罪及判處死刑,同年8月,戴高樂以貝當年老,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功為理由減刑至終身監禁,其所有職務、頭銜與中將軍銜,除了法國元帥仍保留以外都遭褫奪。貝當被囚禁在大西洋中的利勒迪厄島,直到1951年去世。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BBC中文網衞報每日電訊報紐約時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