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香港重奪全球最大IPO市場地位

刊登於 2015-12-25

2015年香港取代紐約成為最大 IPO 市場。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2015年香港取代紐約成為最大 IPO 市場。

按融資規模計算,由於中資銀行及其他金融企業的 IPO(首次公開募股),今年香港將取代紐約,重新成為全球最大的 IPO 市場。根據目前的上市排隊情況,明年香港的 IPO 市場表現將更為強勁。

2012年,紐約取代香港成為全球最大 IPO 市場後,連續三年都保持這一紀錄。根據路透社數據,2014年紐約的 IPO 募資總額更飆升至717億美元。由於阿里巴巴集團破紀錄的250億美元 IPO 交易,2014年紐約的 IPO 募資總額一度飆升至717億美元。但這一數據在今年驟降了73%。

路透社的數據顯示,2015年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已累積募資250億美元,高於紐約的194億美元。2015年投資銀行在亞洲的股權資本市場收入約57.4億美元,其中36%來自 IPO,而在美國這一佔比為20%。今年香港 IPO 業務主要來自內地市場,規模最大的是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華泰證券,融資額達44.77億美元;廣發證券、中國華融也分別募得資金35.97億美元和25.23億美元。

而根據金融服務公司 Dealogic 的數據,在今年的前11個月,共有70家公司在香港上市,籌集資金規模達312億美元,佔全球IPO比例的15.7%。兩間機構的數據均顯示香港今年的IPO規模已超過紐約。

近十年來,港交所很多時候是歷年全世界五大 IPO 交易所之一,今年因為內地再次叫停 IPO,造就香港很大機會成為2015年全世界最大 IPO 交易所。

香港申萬宏源執行董事陳景宏

2016年香港的 IPO 表現同樣值得期待。明年計劃在香港進行 IPO 的企業包括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網絡融資平台上海陸金所。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剛剛完成一筆70億美元的 IPO 前融資,而陸金所是中國第二大保險商平安集團旗下成員。兩間機構的融資規模都相當可觀。

由於香港擁有眾多國際投資者,法律和會計制度相對健全,也有良好的二級市場配合,不少內地公司都傾向於在香港上市。今年7月到11月,內地市場的 IPO 因股災被叫停,也讓赴港上市成為一個更穩妥的選項。城商行赴港上市更成為今年的熱潮,青島銀行、蘇州銀行、鄭州銀行等均在今年登陸港交所。畢馬威中國的資本市場組合夥人劉大昌認為,金融服務業仍將是香港 IPO 市場的主力,因為這些交易的規模遠遠大於消費和製造企業。

297 億美元
根據金融服務公司 Dealogic 的數據,2014年香港的 IPO 融資規模為297億美元,僅次於融資741.8億美元的紐約。

聲音

由於港股市場化程度較高,IPO 的詢價、發行都是走市場化的路線,二級市場的運行也相對市場化,因此會經常出現新股發行的時候時常火爆,但上市後股價下跌、難免破發的情況。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

只要估值夠吸引,便可吸引投資者。

香港匯業證券策略分析師岑智勇

IPO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是公開上市的一種類型,私人公司在這一過程後成為上市公司。首次公開募股之後,公司的股份會在公開市場上自由交易,資金也僅僅在公眾投資者之間流通。儘管首次公開募股可以提供很多有利條件,但是它的缺點也不容忽視。其中最主要的代價就是公募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以及在此過程中需要公開某些信息。而這些信息很可能對競爭對手有利,或者給購買者們造成困難。(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路透社南華早報金融晚報大公財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