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法國區選:左右兩大黨聯手狙擊 極右國民陣線全線潰敗

刊登於 2015-12-14

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主席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攝:Yves Herman/REUTERS
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主席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

一周之前,法國極右政黨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 FN)在區域選舉首輪投票中取得近三成選票,在13個大區中的6個取得領先,該黨主席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當時更宣稱國民陣線已「無可爭議地成為法國第一大黨」。沒想到在12月13日的第二輪投票過後,國民陣線出乎意料地錄得全軍覆沒,在所有選區落敗。

第二輪投票後,前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領導的中間偏右共和黨成為這次選舉的大贏家,獲得約四成選票,在13個大區當中贏得7個;現任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所屬的左翼社會黨則贏得5個大區。雖然國民陣線沒有贏得任何大區,但仍破該黨記錄,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得至少660萬張選票。

薩爾科齊在選後發言,稱國民陣線勝出首輪投票並非意外,警惕法國政界反思、正視選民對經濟衰退、難民危機及國家安全的憂慮。隸屬社會黨的法國總理瓦爾(Manuel Valls)則稱,不能抱必勝心態,也沒有什麼勝選宣言,因為極右翼帶來的危機遠遠未有消除,並稱不會忘記首輪投票的結果。

瑪琳勒龐則承認落敗,但形容國民陣線是社會黨和共和黨聯手之下的受害者,堅持無人能阻止國民陣線壯大,並呼籲支持者在2017年總統及國會大選集結力量,以更多票數反壓兩大黨,進行報復。

國民陣線成為了法國政府誹謗和中傷的受害者……執政社會黨竟然不惜與其右翼死敵聯手,脅迫選民,以阻止國民陣線獲得權力。

國民陣線主席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

原因為左右分野而成為宿敵的社會黨與共和黨,為了阻止國民陣線崛起而作出「策略結盟」,是逆轉選舉結果的關鍵。

首輪投票的投票率僅得49.9%,當時有分析指近半選民放棄投票,是國民陣線得以領跑的主因。過去一周,社共兩黨就大力呼籲選民投票以壓制極右政治勢力,結果成功推高投票率。在第二輪投票當天,距離投票結束尚有3個小時,投票率已超越首輪投票。最終,第二輪投票錄得逾58%投票率。

另外,社會黨也不惜在部分選區棄選,包括瑪琳勒龐及其姪女瑪麗安(Marion Maréchal-Le Pen)分別出選的大區,以「保送」共和黨參選人進入區域議會。

瑪琳勒龐及瑪麗安分別出選在北部大區和東南部大區,在首輪投票均獲逾四成選票,佔領先地位。在第二輸投票,瑪琳勒龐及瑪麗安均保持了逾四成支持率,但她們的對手、來自共和黨的貝特朗(Xavier Bertrand)和埃斯托斯(Christian Estrosi)則成功吸收社會黨選票,分別取得約57%及54%支持率,反勝當選。

雖然社共兩黨的「策略結盟」奏效,但距離2017年總統大選不足18個月,分析指國民陣線代表的極右政治勢力依然有持續壯大的迹象。法國總理瓦爾稱,「策略結盟」長遠不能阻止極右思潮抬頭,他們務必盡快讓選民重拾投出「支持票」的意願,而不能再次消極地呼籲選民投下「反對票」來壓制極右政黨。

660
國民陣線在是次法國區選次輪投票雖然無法贏得任何大區,但仍破該黨記錄,獲得至少660萬張選票。分析認為,該黨代表的極右勢力依然有能力左右2017年總統及國會大選。

聲音

今夜過後,我們不能放鬆,不能抱必勝信念,沒有勝利宣言。極右翼所帶來的威脅遠遠未有被解除,我將不會忘記首輪投票的結果。

執政社會黨員、法國總理瓦爾(Manuel Valls)

假如由不愛法國的國民陣線獲勝,法國社會將更進一步形成撕裂,這種撕裂能讓法國陷入內戰。

共和黨領袖、前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

(首輪投票)選舉結果表明,民族陣線會無可爭議地成為法國第一大黨。

國民陣線主席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在首輪投票後發表宣言

法國共和黨

是一個中間偏右的法國政黨,是與其對手社會黨相對的法國兩大政黨之一。共和黨成立於2015年5月30日,繼承自人民運動聯盟,由前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領導。2014年11月,時任人民運動聯盟主席薩科齊對總務委員會提出了更改黨名爲「共和黨」的要求。然而,薩科齊的批評者認爲「共和黨」這個名字是非法的,從法國大革命起每一個支持共和國的價值與理想的法國人都可以自稱「共和黨人」,不應用於政黨名稱。反對的左翼黨派和一些個人因此發起訴訟,法院判決否定了控告。總務委員會於5月6日批准了改名,在2015年5月30日的共和黨成立大會之前的兩天中進行了表決,在45.74%的投票黨員中,83.28%的人支持更改名稱,共和黨從而成爲人民運動聯盟的合法繼承者。(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衞報now新聞BBC中文網明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