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奧朗德四天連晤四國元首,成反恐「超級聯絡人」

刊登於 2015-11-27

11日26月,法國總統奧朗德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會面。攝:Stephane de Sakutin/Pool Photo via AP
11日26月,法國總統奧朗德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會面。

在巴黎恐襲過後,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成為了國際反恐合作的「超級聯絡人」。過去一周中,奧朗德23日先是在巴黎與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會面,24日轉到華盛頓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25日又趕回巴黎與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商談,26日轉到莫斯科訪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奧朗德馬不停蹄會見英德俄美元首,聊的話題只有一個──聯合打擊伊斯蘭國(IS)。

俄法同意交換 IS 情報

11月26日,奧朗德到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兩人在會面後一同見記者,公布俄法加強聯手打擊 IS 的力度,包括更加緊密地分享關於 IS人員行蹤的情報,並會協調進行空襲行動。

俄方已準備好與美國、法國等為首的西方聯軍合作打擊 IS……IS 是俄羅斯和法國的共同敵人,他們的行為逼使兩國團結一致作出對抗。

俄羅斯總統普京

奧朗德稱,在會面中清楚對普京表明空襲行動應該只針對 IS,而普京也承諾,會避免空襲炸中正在對抗 IS 的其他武裝組織。

不過,法俄就敘利亞政局前景依然有分歧。奧朗德在會面中強調,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在該國未來已沒有位置;但普京則稱,任何打擊 IS 的國家都應視阿薩德政府為「必然盟友」。過去,西方國家質疑俄方的空襲行動更多針對反敘利亞政府的武裝組織,而非 IS ,而目的就是為了維護阿薩德政權。

德國改變審慎態度,擬首次出兵助戰

在出訪俄羅斯前一天,奧朗德於25日在巴黎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面,商討反恐局勢。26日,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就對外公布,德國政府計劃出兵對法國等提供反恐援助,擬派出1艘武裝護衞艦、4到6架偵察機、數架空中加油機,並會調動偵查衞星執行保護法國航母「戴高樂號」的任務。在巴黎恐襲後,法國政府已派「戴高樂號」開抵地中海東部,對 IS 展開空襲。

(德國)政府今天作了困難但重要的決定,我們將與法國站到同一陣線。

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馮德萊恩稱,德國政府將在下周正式尋求議會批准出兵。根據德國憲法,所有海外軍事行動都必須獲得議會批准,但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控制議會約80%議席,通過出兵計劃基本沒有懸念。

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11月26日對外公布,德國政府計劃出兵對法國等提供反恐援助。圖為旋風偵察飛機資料圖片。攝:Ruben Sprich/REUTERS
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11月26日對外公布,德國政府計劃出兵對法國等提供反恐援助。圖為旋風偵察飛機資料圖片。

德國目前在反恐聯軍的參與,僅限於對伊拉克北部庫爾德武裝組織提供軍事訓練。《華爾街日報》在報導中形容,德國雖然是「歐洲最不願動武的國家」,但現在也在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

英國首相促國會批准空襲敘國 IS

早在23日,奧朗德已經於巴黎和英國首相卡梅倫會晤。26日,卡梅倫就在國會下議院大力游說議員支持,將目前英國在伊拉克的空襲行動,擴大至敘利亞境內的 IS 目標。

有議員質疑,英國加強打擊 IS 只會更進一步成為 IS 的恐襲目標,危脅英國國民安全。卡梅倫則反駁,稱英國目前已經是 IS 的頭號襲擊目標之一,而且風險愈來愈大,當前已到了必須立即剷除 IS 的時刻。

下議院預定在下周初就這項議案舉行投票。

英國國家安全正面對重大威脅,我們不能只靜待敘利亞政府過渡,而必須盡快打擊恐怖分子的心臟地區。我們也不能逃避安全責任,或將責任推卸給其他國家。

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

26日,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於《衞報》撰文,題為《英國,法國需要你幫忙打擊 IS》。他在文中形容,在13日晚巴黎恐襲過後,英國政府與民間的友好回應,均令法國人動容。他又提到法英於2010年簽署的「蘭開斯特宮防衛條約」(Lancaster house treaty),甚至重提自二戰以來法英在國際安全事務的多項共同貢獻,期望法英在對抗 IS 的反恐戰上可以延續密切合作關係。

36
英國首相卡梅倫11月26日對國會下議院提交一份長達36頁的報告,力陳英國應該將在伊拉克的空襲行動擴大至敘利亞境內 IS 目標。

聲音

德國出兵支援法、美等國打擊 IS 的行動,符合德國及國際法律。

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

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希望進行軍事合作,那麼首先需要答應兩個條件,一是把軍事行動集中在打擊 IS 上,二是必須同意敘利亞進行政治轉型。

美國總統奧巴馬

英國部隊能盡快與盟友並肩作戰,共同打擊 IS 的心臟地帶,將該組織一舉殲滅,保護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安全,這是法國人的願望。

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

在過去幾個星期,各國針對 IS 已發動了數千次空襲,但該組織依然強大。英國加入空襲的成效存在很大疑問,那會是一個很好的外交舉動,但在軍上角度卻未必。

半島電視台記者 Charlie Angela

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

是指自2014年9月以來,以美國、俄羅斯和世界上多達70多個的國家的多國軍事部隊爲打擊伊斯蘭國而在敘利亞境內實施軍事行動。在此之前,伊斯蘭國勢力快速奪取了伊拉克和敘利亞兩地的大片領土,成為2014年上半年迅速崛起的一股武裝勢力。出於國際社會對其侵犯人權行為的廣泛譴責和擔憂,以及自身懷疑其勢力的崛起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中東特別是敘利亞地區的混亂態勢,許多國家紛紛出兵介入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局勢,對伊斯蘭國進行監控、干預以及剿滅。2014年6月中旬,伊朗根據美國和英國的情報,開始派遣無人駕駛飛機前往伊拉克。據路透社報導,伊朗士兵在伊拉克與伊斯蘭國戰鬥。同時,美國政府派出了少量的部隊前往伊拉克,並派遣飛機在伊拉克地區監視伊斯蘭國的行蹤。(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華爾街日報半島電視台美聯社BBC中文網每日電訊報路透社now新聞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