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尼日利亞自殺爆炸致30死 疑博科聖地所為

刊登於 2015-11-18

尼日利亞士兵從伊斯蘭激進分子博科聖地中救出的婦女和兒童。攝 : REUTERS
尼日利亞士兵從伊斯蘭激進分子博科聖地中救出的婦女和兒童。

11月17日,非洲尼日利亞東北部城市約拉(Yola)一個市集發生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至少30人死亡、80人受傷。

當地紅十字會職員 Aliyu Maikano 稱,爆炸發生於一個蔬果市集,附近還有牲畜市集、露天餐館及一座清真寺,人流眾多。有目擊者稱,爆炸發生於當天傍晚禱告之後不久,大批穆斯林正離開清真寺前往用餐,因此導致傷亡情況更為嚴重。

目前暫未有組織聲稱對此次襲擊負責,但據衞報報導,爆炸案手法與活躍於尼日利亞東北部的極端伊斯蘭武裝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的襲擊手法極相似,外界普遍懷疑這次也是該組織所為。博科聖地過去數月持續在約拉等城鎮以自殺式炸彈或土製炸彈發動恐怖襲擊。

由於該地點有一個牲畜市集、露天餐廳以及一所清真寺,人流密集,爆炸在人群之中發生。

當地紅十字會職員 Aliyu Maikano

除了這起爆炸案外,最近一個月內博科聖地已經對尼日利亞東北部不同城市發動過襲擊,較大規模的包括針對2間清真寺的炸彈襲擊,已造成至少55人死亡。

在13日巴黎連環恐襲案過後,輿論普遍對巴黎表達關注,但也有人重提尼日利亞今年1月一宗由博科聖動發動的恐怖屠殺案,認為此案為人忽略,批評輿論厚此薄彼。今年1月時,博科聖地攻陷位於尼日利亞東北部的城市巴加及鄰近16條村莊,估計屠殺了約2000人。

11月13日,尼日利亞總統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才到訪過約拉,他當時還表示,認為博科聖地「已瀕臨被擊敗」,又勉勵軍方「保持警覺與集中,防止該組織對社區『軟目標』發動攻擊」。尼日利亞軍方近期確實收復了不少早前落入博科聖地的城鎮,然而該組織又轉向對清真寺、市集等目標發動攻擊。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剛於11月16日公布最新的「全球恐怖主義指數」(Global Terrorism Index),博科聖地成為2014年「殺人最多的恐怖組織」,共殺害了6644人,比2013年增長了317%。排在第二位的才是「伊斯蘭國」(IS),2014年共殺害6073人。活躍於阿富汗的塔利班殺害3477人,排在第三位。不過,在2015年3月8日,博科聖地也自行宣布為 IS 分支,對 IS 表達效忠。

而根據「全球恐怖主義指數」,2014年因恐怖襲擊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是伊拉克,共有9929人因恐怖主義身亡。第二則是尼日利亞,死亡人數高達7512人。

32658
據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統計,2014年共有32,658人在恐怖襲擊中被殺,他們來自67個不同國家。

聲音

尼日利亞呈現了最主要的恐怖主義威脅,該國死於恐襲人數的增長幅度,打破了歷來各國的記錄。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報告

博科聖地

前正式名稱是致力傳播先知教導及聖戰人民軍,是一個尼日利亞的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組織,目標是主張在尼日利亞全國推行伊斯蘭教法,以及成為哈里發國的一部份。有著尼日利亞的「塔利班」之稱。其發源地邁杜古里的居民以豪薩語稱呼該組織為Boko Haram,大意為「禁止西方教育」。這個名稱比起該組織的前正式名稱更為外界常用。Boko在豪薩語的意思是「指一切非伊斯蘭教的教育或讀物」,Haram來源於阿拉伯語حرام,意為「非法」、「禁戒」、「神聖不可侵犯」等。Boko Haram在中文媒體常被譯為「博科聖地」,或譯「博科哈拉姆」。該組織經常使用炸彈襲擊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自從2009年發生教派暴力衝突以來該組織逐漸被國際社會所了解。而在2011年它已經宣稱對奈及利亞超過450人死亡負責,截至2014年4月,該組織的襲擊活動已累計致近5000人死亡。(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半島電視台衞報CNN法新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