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京滬兩高官落馬,中國各省皆有「虎」

刊登於 2015-11-11

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攝:Imaginechina via AFP
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分別於11月10日下午、11日上午發布通報稱,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北京市委副書記呂錫文「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至此,在中共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風暴中,中國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域(22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均有副部級及以上的高官落馬。

艾寶俊曾在上海寶鋼集團任職,自2007年起擔任上海市副市長至今,目前還兼任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主任等職。今年3月,中央巡視組接連調查了寶鋼集團原副總經理崔健、上海市政府原副秘書長戴海波,兩人都與艾寶俊的工作有很大交集。另據《財經》雜誌報導,艾寶俊剛剛去世的妻子在今年中國股災中,曾因有操縱市場的嫌疑而被調查。

北京市委副書記呂錫文。設計圖片/端傳媒攝影部
北京市委副書記呂錫文。

呂錫文於2007年擔任北京市委組織部部長,2012年當選為中共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2013年起擔任北京市委副書記。2014年3月至5月,中央巡視組對北京市進行巡視,指出呂錫文長期負責的組織人事領域存在「幹部選拔任用」方面的問題,並轉交中紀委、中央組織部處理。

我們要着力抓好《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貫徹執行。《準則》為我們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着的道德高線,《條例》為我們劃定了具體的紀律底線。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在市委常委通報艾寶俊被查的會議上講話

10日下午及11日上午,上海市委、北京市委分別就此召開常委擴大會議,表示「堅決擁護中央決定」,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保持高度一致」。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強調,要「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和反腐敗鬥爭」;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稱,全市黨員幹部應「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努力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

自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後開始的反腐運動已經愈演愈烈,從中央到地方,從企業到軍隊,落馬高官已達上百人。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閉幕,「打虎」行動也再度提速。自11月2日至11日的短短9天內,就有5名省部級官員被查,包括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朱福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司獻民等中央企業負責人,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白雪山和前述艾寶俊、呂錫文等地方政府高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訪美時稱,中國反腐是為了「順應人民要求」,「這其中沒有什麼權力鬥爭」。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Alan Cohen)指,習近平的反腐運動成效十分顯着,但存在進行政治報復的跡象。中國維權律師滕彪也認為,反腐運動是以政治運動的方式,來強化黨的權力,此做法可能會導致中國步入更專制的社會體制。

經濟學者、專欄作家温克堅撰文指,中共十八大以來,尋求擴張權力的政治領導層和官僚體制之間,出現了「結構性張力」,兩者之間的裂痕已經越來越深。

130
中共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風暴中,截至2015年11月11日,副部級及以上、副軍級及以上的落馬高官合計130人。

聲音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

習近平於2012年11月17日在中共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講話

缺乏意識形態的凝聚力,缺乏職業角色的尊重,缺乏公平公正的規則,缺乏人格尊嚴,幾千萬號稱擁有精英身份的官僚羣體,其實活得並不光鮮。

經濟學者、專欄作家温克堅

洗了三年的牌,算是洗完了嗎?

中國網友

十八大以來各省落馬「首虎」

(被查時職務)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安徽省副省長倪發科;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素毅;廣西政協副主席、總工會主席李達球;江蘇省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季建業;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遵義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廖少華;湖北省政協副主席陳柏槐;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陳安眾;黑龍江省政府亞布力度假區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付曉光;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童名謙;海南省副省長冀文林;陝西省政協副主席祝作利;山西省委副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金道銘;雲南省副省長沈培平;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毛小兵;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譚棲偉;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市公安局局長武長順;遼寧省政協副主席陳鐵新;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秦玉海;河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梁濱;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敏;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陸武成;浙江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斯鑫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栗智;福建省副省長徐鋼;西藏人大副主任樂大克;吉林省副省長谷立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白雪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艾寶俊;北京市委副書記呂錫文。(資料來自維基百科、鳳凰網)

來源:BBC中文網中紀委網站中新網北京日報新京報財經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