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中國10月貿易數據低於預期 全年達標無望

刊登於 2015-11-10

中國10月份進出口數據均遜於預期,預計全年進出口總值增長6%的預期將無法達到。攝:Feng Li/Getty
中國10月份進出口數據均遜於預期,預計全年進出口總值增長6%的預期將無法達到。

中國海關總署10月8日公布了大陸10月進出口數據,兩者表現均遜於預期。按美元計價,大陸10月出口按年下跌6.9%,進口按年下跌18.8%,貿易順差創下歷史新高,為616.4億美元。有分析認為大陸外貿形勢短期內很難改善,預計全年進出口總值增長6%的預期將無法達到。

疲軟的國內需求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繼續拖累中國的進口增長……展望未來,中國的出口行業仍將面臨一些重大不利因素。

澳新銀行(ANZ bank)經濟學家劉利剛

據海關總署統計,大陸10月出口總值為1924.14億美元,已連續第4個月下跌,跌幅較9月進一步惡化。大陸對各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亦普遍減少,其中對歐盟出口按年減少3.7%,對香港減少11.7%。

在進口方面,10月進口總值為1307.74億美元,已連續第12個月下跌,但10月的跌幅較9月有所收窄。大宗商品進口值與9月相比也全線下滑,其中原油進口量減少6%、鐵礦石減少12%、大豆減少24%。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指,大陸進口下跌與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大幅走低有關,而後者又是內需下降的結果:中國房地產及製造業供應嚴重過剩,抑制了對新產能的投資,從而削弱了對原材料的需求。但由於去年年底大宗商品交易價格下跌顯著,分析師們認為,進口數據或在未來數月開始好轉。

至於出口下降,分析師們則認為與全球市場需求疲弱,以及中國勞動力等成本上漲有關。據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估計,大陸將繼續實施寬鬆的貨幣及財政政策,年內可能再次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則較小。此前,中國央行已在今年進行了6次降息。

大陸進出口「雙降」局面維持已久,有分析稱這一局面或將持續到年底,且進口降幅大可能導致全年外貿出現負增長。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累計進出口總值為3.23萬億美元,按年下跌8.5%,實現6%的增長目標已基本無望。

中國商務部也於11月5日發布了對外貿易形勢報告。報告稱,中國外貿面臨的主要困境是國際市場需求不足、自身競爭優勢弱化,以及貿易摩擦加劇。但報告也指出,跨境電商、「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等可能成為外貿增長的新動力,若政府和企業處理得當,明年中國外貿增速有望繼續高於全球增速。

2.8 %
今年9月底,世界貿易組織(WTO)將2015年全球貿易量增長預期從此前的3.3%下調至2.8%,並表示若新興經濟體經濟繼續減速,不排除進一步下調的可能。

聲音

中國內部需求未見突然惡化,10月份的需求不會低於8月、9月,相信大宗商品減少是因為企業之前在價格低迷時大手吸納,庫存有所增加,現在減少購入。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

外需回落加大第四季穩增長的壓力,加上通脹因豬價壓力減低而緩解,人民幣滙率短期企穩,內地仍有機會在美國聯儲局加息前再次「雙降」(減息及降準)。

內地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團隊

考慮到8月貶值行動引發負面反應,我們認為近期不會出台進一步的貶值……我們認為10月的貿易數據將繼續(使政府)面臨壓力,要求其在國內出台更多寬鬆政策。

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

貿易逆/順差

貿易逆差則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之間的差額。當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相等時,稱為「貿易平衡」。當出口總值大於進口總值時,出現貿易盈餘,稱「貿易順差」或「出超」。當進口總值大於出口總值時,出現貿易赤字,稱「貿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貿易順差以正數表示,貿易逆差以負數表示。(資料來自 MBA 智庫)

來源:信報FT中文網界面新聞紐約時報中文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