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中美交鋒,東盟防長會議取消聯合宣言

刊登於 2015-11-05

11月4日,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沙姆丁出席東盟國防部長會議。攝:Goh Seng Chong/REUTERS
11月4日,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沙姆丁出席東盟國防部長會議。

東盟防長擴大會議於11月4日閉幕,原定結束時發表的聯合宣言卻告吹。東道主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沙姆丁(Hishammuddin Hussein)稱,各方未能達成共識,就算簽署聯合宣言,也無助解決南海問題。據美國官員透露,未能發表聯合宣言,是由於中國堅持聯合宣言不能提及南海問題,而美方認為南海是主要議題,如果不提及中國最近在南海造島行為,不如取消發表。

就算我們簽署了聯合宣言,也無法解決南海主權爭議……我們所考慮的更加現實,包括我們必須避免海上擦槍走火……東盟會繼續促請中國和美國確保南海和平及穩定。

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沙姆丁(Hishammuddin Hussein)

在會議之前就有報導指,美國、日本曾向馬來西亞提出,希望在聯合宣言中對中國在南海造島提出關注。

出席會議的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4日對記者稱,早已預料到與會各方無法達成共識,但認為這一結果也反映出各方都密切關注南海問題。卡特又透露,3日與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會面時,常萬全曾告訴他,中方正在忍耐南海主權領土遭受的挑戰,並警告說中方忍耐是有限度的。

中國國防部對聯合宣言告吹表示遺憾,並聲稱中方跟東盟各國已就宣言內容達成共識,但「個別域外國家」企圖強行在宣言中放入不屬於討論的內容,完全背離會議機制的宗旨原則,要承擔責任。分析指,中方雖然沒有點名,但所指的自然是美國。

中國國防部部長常萬全4日表示,從來沒有國家提出過船隻在南海航時時遇到麻煩,所謂的南海自由航行問題是被部分國家渲染,並說這問題不應該被誇大,或被用作為挑釁的借口。

卡特出席完東盟防長擴大會議後,於5日會聯同希沙姆丁飛抵目前部署於南海的核動力航母「羅斯福號」。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戴維斯(Jeff Davis)於4日對記者公布卡特的行程時,強調這是慣常安排。

戴維斯也提到美國近期展開的南海巡航行動,並解釋行動的性質並非「無害通過」(innocent passage),而是「自由航行」(freedom of navigation)。戴維斯稱,自由航行是美國在過去幾十年來,對美方認為有越權主張(excessive claims)的國家作出挑戰的行動方式。

他還強調,美國在上一個財政年度一共對18個國家採取過自由航行行動,當中除了伊朗、委內瑞拉等國,也包括美國盟友,例如菲律賓、韓國,因此整體而言,美方的自由航行行動並不只針對中國。有分析稱,戴維斯的發言是美國官方首次明確表達了南海巡航行動是要挑戰中國對南海島礁的主權主張。

18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戴維斯(Jeff Davis)稱,美國在上一個財政年度,共對18個不同國家採取了「自由航行」行動,對該些國家的一些領海主張提出挑戰。

聲音

由於用詞和詮釋上的分歧,聯合宣言被迫取消,但所有與會國家均同意保障海上航行自由,及認同國際法和國際常規。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

我們(美國)看到了越權主張,就會去挑戰它……我們這麼做並不是為了私利,這一點很重要。對南海不同範圍聲稱擁有主權的各方當中,不包括美國,我們在那裏沒有(領海)主張。

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戴維斯(Jeff Davis)

「航行自由」計劃

航行自由(Freedom of navigation,縮寫FON)是國際習慣法中的一個原則,即除了國際法規定的例外情況,懸掛任何主權國家旗幟的船舶不受來自其他國家的干擾。1979年,美國卡特政府推出了「航行自由」計劃。該計劃是美國政府的一項外交及軍事行動計劃,旨在防止沿海國家的「過度海洋主張」挑戰美國的海洋霸主地位,以保證美國軍事力量在全世界機動暢通。該計劃的出台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應對其海洋大國地位受到挑戰的產物。計劃界定了「過度海洋主張」,提出外交活動和「軍事宣示」相結合的應對方針。自卡特政府之後,美國歷屆政府都繼承並實施了該計劃。美國每年根據自己認定的其他國家和地區所謂「過度海洋主張」來開展航行自由行動,在外交及軍事上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發起挑戰。(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美聯社BBC中文網now新聞中央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