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標普稱中國小銀行將面臨倒閉風險

刊登於 2015-11-05

標準普爾(Standard&Poor’s)發布報告指,中國經濟放緩將導致銀行信貸損失快速上升,一些小銀行可能存在倒閉風險。

第三季度中資銀行的財務報告陸續披露完畢,利潤增速下滑、不良貸款激增的勢頭愈發顯著。不過,對於中國銀行業而言,考驗或許不止這些。11月3日,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Poor’s)發布報告稱,中國經濟放緩將導致未來2至3年銀行的信貸損失快速上升,一些小銀行可能存在倒閉的風險。

中國的政策放鬆不太可能解決該國銀行業面臨的困難,對很多銀行而言,政策放鬆可能是把雙刃劍。

標準普爾

銀監會11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升至1.59%,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見端百科)從6月末的198.4%降至167.7%。而根據此前披露的財務數據,中國16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第三季度末餘額為9080億元,與2014年末相比增長近三成,不良貸款率全線反彈。其中,農業銀行不良率高達2.02%,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緊隨其後,不良率分別為1.6%和1.57%。

除了資產質量惡化,各大銀行的盈利能力也在下滑。2015年前三季度,四大國有銀行淨利潤增速均下滑至1%以下,其中中國銀行第三季度淨利潤首現負增長。標普認為,經濟風險加大還將進一步削弱銀行的資本實力。由於壞賬擠壓利潤,中國銀行業正在與監管部門磋商當前的壞賬撥備監管規定,希望放寬對不良貸款撥備率的限制。

標準普爾金融機構分析師廖強稱,當前僅是信貸風險釋放的開端。他認為本輪信貸資產質量下行週期會呈現出三波明顯的浪潮:第一波浪潮出現在出口和批發零售業部門,不良資產主要集中在股份制銀行,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第二波浪潮由產能過剩帶來;第三波浪潮表現在以房地產行業為標誌的信貸損失。

目前,大型銀行財務報表中,鋼鐵行業不良率還處在較低水平。根據廖強的分析,這僅説明受信貸政策的影響,債務人還能通過展期(延期償還貸款)、借新還舊等措施有效管理風險,在技術層面暫時不會體現為不良資產;房地產企業雖然出現資金週轉困難,但也並未出現衝擊;不過,這並不代表問題不存在,房地產行業信貸危機一旦爆發,尾部風險對銀行業的打擊將非常致命。

為了熨平經濟波動,過去一段時間,中國政府一面擴大政府負債,一面鼓勵銀行向產能過剩行業提供再融資。這令大部分銀行的信用都存在下行壓力。這其中,「小銀行反應更敏捷、擴張速度更快,但也導致其資本實力下滑得更快。」標普認為,規模較小的銀行將面臨被大銀行收購的風險。

今年9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警告中國的信貸風險令人擔憂,數據顯示,中國的整體企業槓桿比率高達120%。國際清算銀行(BIS)同樣認為中國銀行業面臨危機。根據 BIS 的數據,中國的信貸擴張差額(Credit-to-GDP Gap)已達到25.4%,甚至高於巴西的15.7%和土耳其的16.6%,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列榜首。通常,該數據高於10%的國家有三分之二的可能在3年內面臨嚴重的銀行業壓力。

9.9 萬億元
2015年前三季,中國新增貸款已達9.9萬億元,按年多出2.34萬億元,增長31%,也已超過去年全年9.78萬億元的水平。

聲音

要將任何恐慌跡象消滅於萌芽之中。捏造經濟數據是防止緊張的投資者撤資的廉價方法。

華爾街見聞網友致尚

這樣的經營狀況,美銀、高盛、花旗能不拋售中資銀行股份嗎?

中國網友

撥備覆蓋率

撥備覆蓋率(Provision coverage)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準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個指標考察的是銀行財務是否穩健,風險是否可控。從宏觀上,這項指標反映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根據當前要求,中國銀行業需要維持的不良貸款撥備率為150%(即需準備相當於不良貸款150%的保證金)或總信貸額的2.5%,兩者之中取較高值。(資料來自 MBA 智庫)

來源:第一財經財經網路透社CNBC證券時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